《秋籁入虚》 deepseek 巫娜琴音
指未落,秋气已凝于弦上。
七弦非弦,是七道微茫的光隙,横陈于虚空。风自弦底生,非是摇撼,是轻轻一拂,便将满树悬着的、金箔般的落叶,拂得低垂,拂入尘埃的深谷。光,便这样被无声地收割了去。余下的光,并非消逝,是悄然隐藏,遁入弦木的纹理深处,蛰伏着,如那些未曾明言的明日——关于遇见,或是分离。欲待细辨这微凉的伤感,指尖却悬停。心绪如静水,何必投石?不如敛息,如案上清供的茶杯,隔着一室虚空,遥望。一杯茶烟袅袅,续过一杯,光阴在静默中沉降。直至街灯次第睁眼,在六点钟的薄暮里,投下立秋前修长而犹豫的影子。那影子,竟似被无形的镰刃割舍,遗落一半于渐浓的夜色,一半仍系着未尽的余温。
午后的仓促,是琴音渐稀时,指下流泻的微凉。这早秋,原非节气,是一场弥漫天地、善感的雨。目光所及,皆是离别的注脚。你踽踽独行,身影没入一片荒凉。肩上所负,非是行囊,是捆绑的风,一场比一场晚,一场比一场沉滞。犹记我们曾对坐,午后的茶水在陶瓯中由滚烫渐至凉透。你轻叹,唇齿间逸出那句古老的喟然:“天凉好个秋”。话音未落,阳光已自你声音的余韵里悄然脱身,斜斜遁走。而黄昏,已如沉默的马匹,驮着巨大的暮色,到来。
弦音一转,低回处,是植物的爱情在低语。八月的驿站,我未曾如往年,立于浩荡天空下,向夏风作最后的辞别。亲爱的,我俯身,与那些低矮谦卑的植物为邻。我们背对着群山的苍茫轮廓,默然许愿。愿为彼此沉默的身体,镀上一层淡泊的光环。看哪,那些离草,纤细的茎叶在晚风中微颤,它们模仿着执拗的飞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微末的生命投向火苗般短暂炽热的夕阳。这奔赴,是寂灭,亦是重生。灰烬落定,晨露再临,它们又将一尘不染,绿意如初,仿佛从未历劫。
指法愈简,气息愈沉。今日的风,异乎寻常地安静。它不访友,不会客,只呆在群山的巍峨怀抱深处,偶尔才在云隙间,露下一丝真容。对这反常的今年,虬枝盘结的古树在岑寂中点头,投下深沉的关注。我也是。在深夜的某一刻,万籁俱寂,唯有心弦微鸣。案前拾起的月光,清冷如霜,竟倏然警醒了那些沉睡的风声。原来懒惰,确是一件要命的行为。时光无声侵蚀,久而久之,当指尖再次悬于这七弦之上,面对一张白纸般的虚空,欲将心中丘壑化为弦上烟云时,却发现那些涌动的词意,竟已悄然失去了往昔的冷冽锋芒,徒留温吞的余温。
一曲终了,余韵非在弦上。它沉入指腹,沁入木纹,散入案头茶杯渐冷的残水中,融入窗外街灯晕染的暮色里,最终归于群山怀抱中那缕终于被月光惊醒的、不再懒惰的风声。秋籁入虚,心弦自鸣。太古的寂静,原在此刻的呼吸之间,如离草重生,一尘不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