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题淮南寺
查看: 8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题淮南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3 12: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南北行客熙熙攘,白蘋秋风吹落花。
我本道人元净稳,一任秋山叶乱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3 12: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
题淮南寺
程颢〔宋代〕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3 12: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南去北来没有羁扰我想休息就休息,西风吹尽楚江上的白草蘋煞是悲戚。
我们修道的人可不是为秋天感到悲哀的旅人,任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相对愁悲。

注释
淮南寺:寺名,在今江苏扬州。
淮南:道名。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
休便休:有休息之处就随遇而安地休息。
白蘋(píng):开白花的水上浮萍。
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道人:修道的人,这里是诗人称自己。
悲秋客:为秋天感到悲哀的旅人。
一任:听凭。
晚山:即秋天黄昏时的山。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3 12: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首诗首句写诗人在南来北往的旅途中,遇到能休息的地方便休息;次句写江水中的白珋已经消失了,水波粼粼,呈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色。后两句即景抒怀,三句自称不是逢秋就会伤感的一般文人;末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听凭傍晚的秋山相对发愁。诗写得富有韵味,显示出作者超尘脱俗的气质。

  诗的起笔突兀,一开始就指出:不论是南去北来,还是北去南来,诗人总是想去就去,想休息就休息,无优无虑,恬然适意。诗的第二句紧承首句写道:“白蘋吹尽楚江秋。”诗人象是回答说,正是在萧萧秋风把白蘋都吹落了的深秋季节才如此这般说来。他身处秋气潇杀、万物凋零的深秋季节,丝毫没有悲哀凄凉的感觉,反而无优无愁,安然处之。本来,诗人得休便休已经够洒脱了,再有后一句萧瑟景象的衬托,就更显示出超尘脱俗的气质。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有“悲秋”的传统。一到秋天,西风瑟瑟、枯叶飘零,这萧条凄清的景象极易引发诗人对不如意的人生大兴悲叹之辞。早在战国时期,楚人宋玉作《九辩》,第一句就叹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此诗作者能如此逢秋而不悲,随遇而安、怡然自得。诗的前两句在叙述诗人不寻常的举止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问号。

  诗的三、四句紧扣首二句之意、“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在这里,诗人以道人自比,表现出诗人对闲适味道。飘逸、淡泊无求境界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能够“南去北来休便休”,就是因为他不是见秋生悲的“悲秋客”,而是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道人。因此,当众人对秋生悲时,诗人自然无悲可言,“一任晚山相对愁”。此时,作者远远望去,楚江两岸的山脉凄清寥落,像是在飒飒秋风中相对发愁。晚山本来不会悲愁,在超脱淡泊的道人看来,晚山也不会悲愁。只有在悲秋人眼里,晚山连同周围的一切才看上去象是都在悲叹哀伤。在此,诗人没有直接去写愁容满面的“悲秋客”,而是通过“悲秋客”眼里所看到的秋暮中凄凉悲伤的景物来写“悲秋客”,这样写,更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潇洒飘逸。

  程颢是北宋有名的理学家,他这首诗就有些谈禅(佛教道理)的味道。但诗人并不是真的那么旷达,真的能超凡脱俗。其实他写要“休便休”,恰恰说明他对“南去北来”已经感到疲倦,渴望守着家人过宁静安逸的生活;他写“白蘋吹尽楚江秋”,可见他对秋天的到来是敏感的;他写“晚山相对愁”,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所以欣赏诗歌,既要看诗歌中的议论,更要看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3 12: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暂息淮南寺中,见秋江白蘋为风吹尽因而有理于人生行止而作。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3 1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3 1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4 10:19 |只看该作者
要是不做道人,我们一般人仿写,也或许能行吧
不怎么懂韵律,所以不会写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4 11: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4 10:19
要是不做道人,我们一般人仿写,也或许能行吧
不怎么懂韵律,所以不会写

要写好诗,必須修道
所謂佛詩若削雪
洋洋灑灑
自然而然
^_^
歡迎薄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4 15:49 |只看该作者
佛詩若削雪
洋洋灑灑
自然而然
嗯,这样好,真功夫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4 17: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4 15:49
佛詩若削雪
洋洋灑灑
自然而然

道元真沛
无所不利
^_^
歡迎薄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5 11:37 |只看该作者

有些古诗词虽然不是很懂,却也觉得其内在的美好洋溢。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5 14: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5 11:37
有些古诗词虽然不是很懂,却也觉得其内在的美好洋溢。

主要語言精练
意境宽阔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