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苞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5-22 18: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5-23 14:56 编辑

  苞谷棵子高过头顶的时节我在村南的焉支河边浇地。
  活不重,只是一时一刻离不开人:一垄浇齐活了,下一垄的地头纳开个口子,堵上浇过的那一垄水口。而后盯住那水头一路跟去,平一平地势稍高的地方,堵一堵跑水的地方,直到每处庄稼都浇到、浇透了。
  浇地的水来自村北的渭惠渠,那是民国年间修的,流经本村的这一段占用了原本的焉支河故道。于是那条发源于马嵬、东向六十里注入渭河、却已流淌了千万年的小河便被导入一道深可一丈,宽五六尺的沟底,渐渐不为人知。
  对庄稼人来说,能投生在这焉支河边的上马村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书记参观大寨回来说,陈永贵说了,你的陕西,平展展那么好的地,渭河泾河那么好的水,打的粮偏赶不上穷山恶水的大寨,不是懒又是什么?人家大寨人那才叫战天斗地,大灾大丰收,小灾小丰收,没有灾……还不一定丰收哩。
  他说的有语病,教我难以信服。但我确信如果陈永贵来了见了,必也羡慕我们这五陵塬下的上马村。
  一头想着,一头踏着田垄,跟着那亮晃晃的水头朝庄稼深处走。宽大的苞谷叶刺啦刺啦地响,灰黄的苞谷花簌簌地落在肩上头上。忽然听见炸雷也似的一声猛喝:“狗日的偷瓜贼,早就看见你了!”
  那是一垄之隔的瓜地里务瓜的瓜客,因见这边禾秆摇曳,以为有人想偷瓜。
  我懒得理他,照旧走我的路。
  他却不肯善甘罢休:“再不出来就拿砖头砸咧!”
  我不好再不理了,万一他真拿砖头砸哩。
  我老大不情愿地应了一声:“是我。”
  “就知道是你,老老实实给我出来!”
  若我照办必然显得很傻,却又没有别的选择。只得怏怏地出了青纱帐,铁锨朝地上一戳,站定由他验明正身。
  “原来是苞老师,我还当是偷瓜贼哩。”
  虽说我姓秦不姓苞,然则几十年里,上马村男女老少三四代人都叫我苞老师,却是件由人不由我的事。
  “来呀苞老师,刚好有个新切的西瓜。”他黑脸白牙地朝我招手。
  我说:“不吃。”
  他说:“你看你这人,客气个啥哩么。大热的天,我是诚心的。”
  我知道他没有恶意,却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提起铁锨接着浇我的地。
  风华正茂的年纪我是村西上马小学的一名老师,教的是算术。那时的我一点儿也不怀疑,我的未来先是接任校长,而后调到县教育局,再往后提拔到专区……直到有天在县里教书的女友来看我。
  其时正值三年大灾。她来得突然,我一时买不到好吃的款待她。空手而归的路上我顺手牵羊,在地里掰了二十来个嫩苞谷棒儿。
  女友见了惊道,有两个尝尝鲜就够了,干嘛掰这么多呀。我说带回去分给你的同事。
  正守着饭锅边煮边唠,我的一个学生领着生产队干部来了。人赃并获,逮了我个正着。当晚挑灯开批判会,翌日上报到县里。县教育局斟酌再三,对我做出了开除教职的处分。
  丢了工作的我被就地安置在上马大队第四生产队做了农民。不记得何时有人开了个头,渐渐一村老少都叫我苞老师了,“一个偷苞谷的老师”。
  及我务农已近二十个年头,人们呼我“苞老师”亦不再有嘲谑之意,我才对今生今世这唯一的一次波折有了飞跃也似的认识,庆幸以我这张扬、不甘人下的个性,倘没这次小小的挫折,不知在其后的社教、文革大风浪中可能闯下多大的祸。
  拨乱反正那年老校长来找我,说现而今百废俱兴,师资紧缺。要我写个申诉材料,学校再出个公函,报请上级为我平反,请我重返教师队伍。
  他哪里晓得其时我早把“万事有定”的道理吃了个透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眼目下我已过得很好,刻意谋取只会画蛇添足。
  便对他说上级平反的是冤假错案,当年组织对我的处理却是恰如其分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到此为止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5-23 08:56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说三个精华也不足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23 08:57 |只看该作者
一波三折,活生生的现实呈现,这是多少人的路多少人的梦以及梦魇。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5-23 14:57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5-23 08:57
一波三折,活生生的现实呈现,这是多少人的路多少人的梦以及梦魇。

此是有感而作。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5-24 10:31 |只看该作者
最近苦于天老不下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5-24 16:40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5-23 08:57
一波三折,活生生的现实呈现,这是多少人的路多少人的梦以及梦魇。

[size=16.002px]《苞老师》分析1. 主题思想
  • 命运与选择:文章通过“苞老师”的人生经历,探讨了命运的无常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年轻时因偷苞谷被开除教职,看似是人生的挫折,却让他避开了后续更大的政治风险(如社教、文革),最终在务农生活中找到了平静。这体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理。
  • 平凡中的智慧:主人公在务农生活中领悟到“万事有定”的道理,拒绝平反重返教师队伍,表现出对现状的满足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传递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智慧。

2. 人物形象
  • 苞老师

    • 性格:年轻时张扬、不甘人下,经历挫折后变得内敛、豁达。
    • 转变:从对未来充满野心的教师,到安于务农的农民,最终在平凡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 象征意义:他的经历是中国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生存的缩影,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 瓜客:热情直率,与苞老师的沉默形成对比,侧面烘托出苞老师的内敛性格。

3. 写作手法
  • 细节描写:如“苞谷叶刺啦刺啦地响”“灰黄的苞谷花簌簌地落在肩上”,生动描绘了农村劳作的场景,增强了画面感。
  • 对话刻画:通过苞老师与瓜客、老校长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如拒绝西瓜和拒绝平反的对话,体现其固执与豁达。
  • 象征与隐喻
    • “苞谷”既是主人公人生转折的导火索,也象征着他与土地的紧密联系。
    • “浇地”这一劳作场景,隐喻主人公对生活的耐心与接纳。


4. 语言风格
  • 方言与口语化:如“狗日的偷瓜贼”“客气个啥哩么”,使用陕西方言,增强了地域特色和真实感。
  • 朴实自然:语言简洁平实,符合农村题材和人物身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引用,贴合主人公务农的生活状态。

5. 社会背景
  • 时代印记:文中提到“三年大灾”“社教”“文革”“拨乱反正”,反映了中国上世纪中叶至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起伏。
  • 农村生活:通过浇地、务瓜等场景,描绘了陕西农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农民与土地的深厚情感。

6. 情感基调
  • 苦涩与释然:主人公因偷苞谷失去教职的经历带有苦涩,但晚年对命运的接纳又显得释然。
  • 幽默与无奈:如“苞老师”绰号的由来,既有村民的嘲谑,也有主人公的无奈自嘲。

7. 总结
《苞老师》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人生片段,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个人选择的智慧。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农村生活与人物心理,语言朴实却富有深意,主题上既有对时代的反思,也有对平凡生活的歌颂。主人公的“不争”哲学,传递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平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5-24 16:42 |只看该作者
有期啊 发表于 2025-5-24 10:31
最近苦于天老不下雨

我熟悉徐州,常在你的文字里寻找它的影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