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25-5-11 19:14 编辑
今天是母亲节,今年又是母亲的本命年。
本想唱首歌的,比如《珊瑚颂》,因为母亲喜欢听,以前母亲给我讲过当年为看电影《红珊瑚》差点弄出小事故的故事;比如《再见吧妈妈》,母亲喜欢李双江的歌;再比如《老家》,有一段时间,母亲每天只听这一首歌,是怀念太行山革命老区了么?一转眼,接母亲来上海安度晚年8年过去了。
然牙齿漏风,试了一试,容易咬字不清,遂作罢。
电脑里有个口述历史文件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平常零零散散记录一些母亲追忆的往事。母亲18岁不到即生我,为此丢了学业成一生憾事。作为长子,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岁月彼此间相互回忆和印证的有趣没趣的事情就多。
大一前半年,离开父母到省城读书,一时还有不适感。收音机里“每周一歌”每天播放两次,《再见吧妈妈》我豪情满怀地听了不下14次,惦念爸妈,也惦念国家,那时父亲转业不久,其原所在部队正在我国南部边陲激战。
大二那年,有次父亲来信说母亲手腕部位长了一个疙瘩,胀痛颇影响工作和生活,医生说是腱鞘囊肿,也许需要手术治疗。第一次听说腱鞘囊肿,不懂是什么,心有戚戚焉,我也只能着无用急。
一个月左右吧,我的右手背腕部也逐渐鼓起一个包,医生告知这叫腱鞘囊肿。哦,这下亲身体会了,但不想挨刀,每天没事就咬牙使劲揉按之,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还真发生,疙瘩不知不觉消失了。写信与家中交流,知道母亲也痊愈不久,并未手术。如是者三,之后反复过几次,不约而同地每与母亲隔空同步,像量子纠缠,不得不思考和重视。
几十年了,母亲一直戴的一块瑞士梅花牌全自动手表,1997年当我决定自己换块手表,毫不犹豫选择了梅花牌。
云南边陲有个号称兵城的蒙自,我的十年童年生活在那里度过,母亲对16岁就定居的这个兵城也是充满怀念之情。近几年一直计划带母亲去蒙自住个一年半载的,考虑到母亲年龄和健康状况,始终未敢贸然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