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智驾是个什么东西
查看: 28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驾是个什么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3 11: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4-3 11:40 编辑

      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让三个花季女孩香消玉殒,令人叹息。悲剧的意义在于撕碎了美好给你看。至于你看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那就是理解和造化了。

     今晨,我常规的去海边溜达,在小区外面的主干路上,我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仔细看了看上下的来车,这是一条下坡路,视野很好,且路况很好,笔直平整。我们小区出门的位置算是上下坡的中间差不多。早起车的流量挺大的,无论是小区里面出来的车子,还是上下开过来的车子都很多。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看到了上下的来车都有很远的距离。我横过这条没有斑马线的双向四车道,大约也就十几秒的样子,刚准备走,我就“急刹”车了,因为我看到上面飞驰而来一辆车子,那速度我觉得不会低于八九十的样子,一路下坡,车子开的这么快,这必须让着它,这不是怕死,而是没必要冒险。

      我旁边站着一个也要过马路的哥们,看到我站下了,他也站下了,那车子很快就在我们眼前呼啸而过,这哥们很怒,来了一句粗口跟着是:这他妈的是赶着去投胎么?

     我笑。

     是不是赶着去投胎这个咱不知道,不好判断,但是,这么开车,我不是诅咒他,出事儿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家,问了豆包和迪普希克两个大模型,同样的问题:智驾是个什么东西?

    秒问秒答,答题的速度真好。然后我比对了一下它们对同一问题的回答之后,个人感觉,豆包复读机的功能更好,洒洒洋洋的,把智驾说的挺清楚。但是,迪普希克的回答让我觉得更靠谱一些。

    篇幅太长就不把豆包的搬过来了,把迪普希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照抄如下(文字红色部分):
  
   智能驾驶(通常称为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是融合人工智能、传感器、高精地图、大数据等技术的复杂系统,旨在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最终重塑人类出行方式。以下是我对智驾的深度解析:

   1.核心逻辑:三层架构的协同

    感知层:车辆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形成“数字感官”,实时构建周围环境的3D动态模型。例如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通过8摄像头模拟人类视觉,而Waymo则依赖激光雷达厘米级精度。

    决策层:AI算法(如深度神经网络)处理感知数据,进行意图预测与路径规划。关键挑战在于处理“长尾场景”——如识别暴雨中倾倒的异形障碍物,需海量极端案例训练模型。

    执行层:线控系统将决策转化为机械动作,例如博世的iBooster电控刹车可在150毫秒内响应,远超人类反应速度。

    2.技术演进:从规则驱动到数据驱动

    传统ADAS(L2级):基于预设规则,如AEB(自动紧急制动)通过雷达测距触发,但无法应对突然加塞车辆。

   数据驱动的L3+:特斯拉FSD V12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直接学习人类驾驶视频,实现从图像输入到方向盘扭矩的映射,颠覆了传统模块化架构。

    3.商业落地:渐进式VS跨越式路径

    渐进派(特斯拉/蔚来):通过量产车收集数亿公里真实数据迭代算法,但受限于“边开边学”的伦理风险。例如特斯拉Dojo超算每天处理160万段危险场景视频。

   跨越派(Waymo/Cruise):直接研发L4 Robotaxi,在旧金山等限定区域运营,但需每车百万美元级成本,商业化进程缓慢。

    4.颠覆性影响

    交通效率革命:V2X(车路协同)可使路口通行能力提升300%,如百度Apollo车路协同方案减少90%急刹车。

    伦理困境:MIT道德机器实验显示,不同文化对“电车难题”的选择差异巨大,德国已立法要求系统优先保护人类。

   产业重构:博世预测到2030年,软件将占整车BOM成本40%,传统Tier1正转型为算法供应商。

    5.现实瓶颈

    数据壁垒:训练L4系统需千亿公里级数据,相当于人类驾驶历史总里程的10倍。Waymo累计仅2000万英里测试里程。

    算力桎梏:单辆L4车每日产生40TB数据,英伟达Thor芯片(2000TOPS)才能满足需求,现量产车最高仅144TOPS。

    长尾场景:98%常规场景已解决,但剩余2%的极端案例(如雪地模糊车道线)需要量子计算级突破。

    6.未来展望:

    混合智能:人机共驾过渡期或持续20年,奔驰DRIVE PILOT首创L3系统权责划分机制——系统运行时车企承担事故责任。

    车路云一体化:中国“双智城市”建设已部署5000+智能路口,通过5G实时上传道路隐患,弥补单车智能盲区。

    脑机接口融合:Neuralink正在研究直接读取驾驶员意图,实现比手脚操作快10倍的车辆控制。

   智能驾驶的本质是一场由数据、算法、算力驱动的出行革命,其终极形态将模糊交通工具与移动智能空间的界限,重新定义人与机器协同进化的可能性。当前我们正站在机械控制向认知智能跃迁的关键节点。

    三个女孩的悲剧,让我最不能释怀的是,为何面对内锁死的车门,就一点办法没有。

    刚才,在楼下看到邻居喜提特斯拉的新车,我看着这水光溜滑的新车,四个门的内嵌把手,突然有一种恐惧感。

    智能研发都这么先进了,却对车门逃生系统束手无策?

    这好像太不应该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3 11:44 |只看该作者

智能驾驶模式的第一条就应该是限制车速,让人想快也快不起来。
既然是辅助功能,那就更应该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让使用的人保证一个安全的车速。
如果有急事或者在不限速的路段,可以启用“人工”驾驶模式。

难道我是理解反了吗?如果那三个女孩使用了智驾,车速就应该提不起来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3 11:46 |只看该作者

没有斑马线的路段就应该有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如果这个路段不限速,那就不能赖车速了。
靠自觉是靠不住的,一定要有措施,比如做一些减速带什么的,让车跑不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3 11:4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3 11:44
智能驾驶模式的第一条就应该是限制车速,让人想快也快不起来。
既然是辅助功能,那就更应该从本质安全的 ...

事故发生时间本身就是夜晚,视线不好,所谓的智驾我的理解还是辅助驾驶,这点老柳说的对,现在厂家吹牛B没有底线,无限放大自己所谓智驾的功能了。这个事故,按照目前所知道的是,智驾感知到前方障碍,到人工介入驾驶,只有几秒的时间,这显然不够。当然,驾驶员对这个所谓智驾的迷信和使用是悲剧最大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3 11:5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3 11:46
没有斑马线的路段就应该有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如果这个路段不限速,那就不能赖车速了。
靠自觉是靠不住 ...

一个大下坡,视线良好,就是没有斑马线,它奶奶滴,很多车开的像要飞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3 11:54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5-4-3 11:50
一个大下坡,视线良好,就是没有斑马线,它奶奶滴,很多车开的像要飞起来。



那可能是附近有斑马线吧,还是多走几步去到有斑马线的地方去过,这个太危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3 11:56 |只看该作者
我给他们提过若干次了,说是马上解决,好几年过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3 12:48 |只看该作者
刚才,在楼下看到邻居喜提特斯拉的新车,我看着这水光溜滑的新车,四个门的内嵌把手,突然有一种恐惧感。
=======
这种内嵌把手,我看着就觉得别扭。不晓得有什么实际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3 12:50 |只看该作者
全程,全面用自驾,或者全程、全面“智驾”,或许反而毛事儿没有。就是这些切来换去的,说不清楚就出大事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3 14:29 |只看该作者




雷军在宣传的时候基本次次都会强调智驾只是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三个女孩死亡固然是一个悲伤的事件,但是不能出了什么事就推责到品牌,尤其是品牌方有强调说明的前提下

开车的女孩家人一直说车企没有和他们联系,车子是登记在女孩的男朋友名下的,车企联系也只是联系车主啊,也就是女孩的男朋友

大多数的电车,在遇到突发状况电子锁车以后,都有机械开锁装置的,小米SU7前后都有,储物盒里有个装置就是机械开关。这个点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到

对于电子智能,我说实话,年轻人太过于依赖了,诚然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电子智能确实能方便一些,但是在紧急状况下人脑反应比电子智能,会随机应变

我老娘说过,只要买油车不犯罪她就不会买电车,不管商人说的多天花乱坠

电池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品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3 17:16 |只看该作者

水光溜滑的新车,四个门的内嵌把手,突然有一种恐惧感。
========
那个把手肯定是哪个设计师灵机一动的产物,没准还拿到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4-3 18:39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5-4-3 11:49
事故发生时间本身就是夜晚,视线不好,所谓的智驾我的理解还是辅助驾驶,这点老柳说的对,现在厂家吹牛B ...

驾驶员的迷信来源于车企的无耻夸大和故意混淆概念的虚假宣传!智驾分5级:L1、L2是辅助驾驶,L3是附条件的自动驾驶,L4、L5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目前国产电车都是L2以下的智能辅助驾驶,L3以上的自动驾驶出了事故,车企负责,因此,造车新势力吹牛也只敢吹成L2.99,哈哈。但是,像雷军等把智驾中的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故意混淆,高喊“我的车搭载的是自动驾驶”,这就是太坏了!像贾拖鞋这种,哪里分辩得清楚?加上电机转速快,电车刹车、轮胎都是低配,不出事才怪!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