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魔力
在各种力中,魔力一直是居高临下而又无法解释的,比如万有引力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完全的解释,无法解释的力就可以归之为魔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明人是相信有魔力的。
月亮会不会有一天飘然而去,这是现在有人担心的,月亮如果没有了后果很严重。说明魔力也会改变,比如男女之间过去是有魔力的,而现在这魔力似乎是在消退。
还有一种东东的魔力似乎也在消退,那就是文字,随着手机短视频的兴起,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其实文字是有魔力的,这儿就不说玄奘取经故事中那些超自然的魔力如何让玄奘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里只说小说文字的魔力,一本好的小说的文字魔力,首先都是认得的常用字,李白的诗你不会碰到你没学过的字,小学六年级基本通读唐诗宋词不会有障碍。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一经作者组合就会产生魔力成为传世经典,至今也没人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高尔基曾经回忆他幼年时如饥似渴地读世界名著,他说读福楼拜的一个短篇《一颗简单的心》时他感觉到了魔力,就是这些简单的句子把一个女仆活龙活现的呈现在眼前,他觉得不可思议,以至于他把书页举起对着灯照,看上面是否有异常,大文豪绝不是乱说,否则他不会是高尔基。
千条江河归大海,千万个字归小说,这本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就是一本神作,文字组合有魔力。
试转录一段:
”贝尔拉赫「探长」曾长期在外国生活,先在君士坦丁堡,后来在德国以刑事学家闻名于世。最后担任了梅因河上法兰克福警察局的局长。可是1933年他回到了祖国。他回国的原因并非由于热爱他经常称之为自己的黄金故乡的伯尔尼,而是因为他赏给了当时德国新政府的一个高级官员一记耳光。当时法兰克福对这次暴行议论纷纷。在伯尔尼,人们的评价随着欧洲政治情况而变化,开始是极为愤怒,然后说应该谴责,但是可以理解,最后说法完全变了,认为这是一个瑞士人所能采取的唯一行动;不过这已是1945年的事。
贝尔拉赫关于施密特案件所作的第一个指示是:调查上在最初阶段务必严守秘密——这一指示是根据他一生的亲身经历作出的。他表示:“人们知道得太少,报纸却宣扬得太多,两千年来的情况都是如此。”
开始极为愤怒,然后说应该谴责,但是可以理解,最后说法完全变了,,这个套路赶脚太熟悉了。。
这本书似乎在颠覆人们习惯。人们通常见的都是小恶,偷鸡摸狗,作风不正,贪污受贿,至多谋财害命算大的了,都是有功利有目的,可能没见过无目的恶。书上这个大慈善家和探长打赌,我杀一个人,你无法将我绳之以法。这对探长是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嚣张的恶,探长已经是胃癌晚期,医生给出时间最多一年。探长怎么对付?这本书的文字魔力会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