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0-11 09:25 编辑
胡乱嬉顽。之后,睡眠便不稳。忽而入梦了,忽而又醒。
也不烦恼,想起之前,文友提及万贞儿和朱见深的故事,又有文友点评说:精神共生。索性翻手机,研读一番。读着、读着,字迹依稀了,脑子模糊了,眼皮子打架了……啥时候手机滑脱睡着的,全不知晓。
清晨早餐桌上,先生似笑非笑,戏谑拷问,说吧,半夜三更折腾,跟哪个锅子眉来眼去?妹子扑哧一声乐了。母亲一脸懵,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儿子就埋头扒拉饭菜,一脸“少儿不宜,当我不存在”的乖觉。
我倒,合着是装睡?幸好没做亏心事。瞪他一眼,指控说,啥时候学会监督,还学会盘根问底的?先生洋洋得意,哪个稀奇监督你?就是期间醒来几次,碰巧抓了你现行,你不认错就够过分,咋还兴恼羞成怒?
佯怒起身,抬脚就踹,瞎说什么?我是研究学问;学问你知道吧?!妹子笑道,你俩别闹了,再不吃饭,都凉了,又转而问我,你研究啥学问,半夜三更不睡?
自然是有重大发现,我有些自鸣得意,说,你们知道吧?传统的夫妻关系,竟然是“共生”,就是“看不惯对方,又离不开对方”。
巴拉巴拉一通。再举例佐证,说,譬如谁谁谁就如此。
又似笑非笑看向我家先生,像你爸妈也是典型之一,每天不互怼顶角都过不了日子,真要让你妈离婚吧,她会觉得你爸离不开她的照顾,而她呢,需要你爸的退休金养家。壮了几次胆终究没敢拿我妈打趣说嘴,这老太婆我可真心惹不起。但,我是很清楚相处的事实:我父亲当年依赖着她的依赖。
先生“哦”一声,说,我和你呢,还有妹和妹夫呢,也是共生?
傻,是“共鸣”啊,“精神共鸣”!
莫名想骄矜一下,刻意坐直了,装出好有学问的样子,侃侃而谈,共生的人格是不完整的,“寻找另一半”,代表人际关系里不能独立,需要对方补全,才能完整,才能有效行动。看看我俩,再看看妹子,啥时候都觉得,两个人携手互助最好,离开也不是活不了,人格是绝对独立的。
再卖弄似的把万贞儿和朱见深抖出来,聊及这位皇帝童年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包括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这些事件使得他的太子之位几经波折,整个过程中万贞儿陪伴在侧,甚至可能以命相护,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撑和慰藉。在历经政治风波几度颠倒浮沉之后,他俩之间的相处超越了君臣,超越了爱情,甚至超越了亲情,若非“精神共生”关系,又该如何解读?
聊得尽兴,我板正脸色,煞有介事说,这才能解释万贞儿在后宫中的权力和影响,她,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所以万贞儿去世朱见深为她辍朝七日,并给予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的谥号。
大清早显摆学问,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莫名暗爽有没有?
索性再延续话题,提及诗人顾城的畸形三角恋以及他砍杀妻的疯狂,说他写《英儿》情色细节堪比《废都》,好似很爱英儿这个情人的吧?但,他一边疯狂迷恋英儿,一边又根本离不开妻子,比“共生”都还更升级一步,是一种病态的依附关系,算“共生性精神疾病”。病到何等程度呢?连共同的孩子都疯狂嫉妒无法容忍的地步。
——这才是他杀妻的直接缘由。因为妻子忍受不了,想要离开——外人很难判断,是暂时疲惫,还是真累了——便足够为她招来杀身之祸。
引用顾城: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瓣,一片片的凋落/是的,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瞧见没?是一个多病态的灵魂,才能写出来的诗句?
先生把剥好的鸡蛋丢我碗里,说,赶紧吃饭,吃了好好上班;一天天的不好好睡觉,就看这些偏激的、无聊的,当心哪天也共生了、病态了,神经病起来了。
哈!戳起来啃一口,笑嘻嘻跟他说,那你要把斧头可藏好了,“斧头”不单能“砍柴”,“砍姑娘”,还能砍“老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