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棠影下 于 2022-10-3 10:52 编辑
国庆期间,大哥给了我几张戏票,是话剧红楼梦。大哥强力推荐,不吝溢美之词,说是传统文学和现代舞美的完美结合。我就和老父亲及表姐夫妇四人去看了,表姐夫妇二人都是知识分子,虽然都年近七旬,但对文化活动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我之所以去,一个是陪伴老父亲,此外多少有点好奇,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票是免费的嘛。
话剧很长,从下午2点到5点,然后再从晚上七点到10点半。全程6个小时,上半场和下半场中间各休息15分钟。我们到了剧场,发现没有坐满,估计还有一半座位是空的,然而今天是10月2日,正是假日期间,上座率仍然如此之低,举办方估计看了也不免泄气。不过到场的观众估计很多也是和我们一样,拿的都是团体票免费票,我不知道话剧票价几何,但可以肯定,能够自个儿掏腰包看戏的肯定少之又少。
至于观后感觉如何,怎么说呢,首先我敢说一定是当今戏剧创作枯竭,所以才翻拍这种传统小说。然而翻拍这种很古典的文学作品又缺乏新意,过于拘泥小说文本,所以整体给我的感觉不过是像端上来精美的现代餐具,可一掀餐盘罩子,里面不过是一盘腌白菜而已。
整出话剧中没有布景,也很少应有的道具,顶多抬两三张明清家具,可谓极简,貌似标新立异,但也可能为节省开支。演员所有服装都是一袭白衣,点缀一些红色,看上去衣袂飘飘,但也不免有些单调,可能也是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背景都是一片白布,打上灯光,很多时候,人影绰绰感觉更像是上演皮影戏。人物对白较少肢体语言,很多时候都是正襟危坐,朝着观众念台词。
话剧内容都是几出经典情景串在一起,像撸串一样,晴雯撕扇、黛玉葬花、探春结社等等。而演员对白台词实在太拘泥承袭小说对白,演员一颦一笑根本无法调动观众的情绪。所以没读过红楼梦的不一定听得明白,而读过红楼梦的又感觉没有新意,不过重复剧情。所以我想起当年魏明伦创作荒诞穿越川剧《潘金莲》实在很难得,很高明,而眼前这出话剧《红楼梦》总体感觉不过是传统古典小说披上一套现代戏剧的外衣,给观众只有一点表现形式的新鲜感而已,而剧情乏善可陈。
到了五点我们回家吃晚饭,我跟父亲与表姐说我不想再来看下半场,但父亲和表姐夫妇认为半途而废不够礼貌,还是有始有终,我拗不过他们,只得随行,不过后来到了剧场落了座,就放下绅士风度,原形毕露呼啊哈地一直睡到剧终!散场时表姐打听得知这话剧还要全国巡演,但基本都靠***补贴,这种“高雅艺术”都是如此,创作表现上没有自由的土壤,又需要高雅艺术妆点盛世门面,于是出品的都是这些精美的垃圾。
202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