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望之俨然
查看: 69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望之俨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5-9 08: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5-9 08:47 编辑





1

西医进中国以后,渐渐有人说中医是玄学。自然有其道理。西医治病,因为有什么病,所以有什么治法,逻辑推理明晰,因果关系明确。中医治未病,它不讲因果关系,它的大法门是“望”。望见人体在那儿,望见肺腑在那儿,望见血气流行,生态分明。偶尔有不通不畅之处,喝碗热汤疏导,吃颗丸药开导,扎铜针引导,然后望见其恢复自然状态。

中医名义上治病,实际上只是恢复健康。中医有一种明确的健康观,即人体和人心符合天道自然。这与西医不同。西医給出种种疾病的定义和标准,中医眼里所有的疾病不过是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而已,中医治未病,所以没有明确的疾病标准,描述症状的术语与论气候天象没有什么不同,反复确认的只是一个健康生态标准。

健康生态在那里,一直在那里,可以望见也;邪气入侵,身体阴阳虚实寒热失衡,亦可以望见也;然后祛邪扶正,恢复自然,固可望见焉。中医把人体等同于天体。人的本体是天,天的本体是人。天与人本然合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5-9 08:39 |只看该作者







2

最近论坛上谈“绝对”。“上帝”,“灵魂”,“自在之物”,“绝对精神”,“绝对真理”,诸如此类皆是形而上的事物,皆数本体论。

涉及本体,中医自然而然会敬畏,第一反应是“望”。少说话,不说话,眼有所望,心有所思。西方哲学会苛察缴绕,用逻辑争论不休.争论不休也没有什么结果,因为形而上学的本体只需望见它在那儿。因为本体有不同名称,各家哲学流派在使用不同的词语指称同一个对象,如何理解这个对象?它不能靠逻辑,甚至不能拘泥于语言。凡是用语言和逻辑争辩这个事情的,都是不通至极。对于本体,只能望见。宋诗《乡思》曰: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形而上学类似诗思之乡。故乡就在眼前的地平线上,而地平线却可望不可即。“绝对真理”之“绝对”也是如此,哲学之眼能看见“绝对”,等哲学之足赶上去,“绝对”又迅即前移:它永远在眼前,又永远追不上。永远不可及,却又永远望见在那里。

在那里,这是“绝对”的唯一特性。“绝对”的唯一特性即其“存在性”。一旦论及“存在”之外的第二性第三性,那便转而成为相对性,不再是绝对的。当哲学说“绝对”时,不管说什么“绝对精神”也好,说什么“绝对理念”也罢,说什么“绝对真理”也行,都是在说而且只是在说,“存在”这么一个事物,只论其“存在”之特性,不论其它任何特性。

绝对,就是“自在”的,是“自在之物”。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绝对,二即相对,三至于万物则是形而下。

绝对,也相当于唯物论里说的“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其存在性”,这句话也可以说成“绝对的唯一特性是其存在性”。

“绝对真理”,即“绝对精神”,它的唯一特性即它存在那里。哲学之眼可望见它在那里,却不可抵达,不可触及,因此不可知“绝对真理”的第二特性。一旦讲第二特性论第三特性,那只能是“相对真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5-9 08:40 |只看该作者







3

绝对,物质,自在之物,bing,灵魂,上帝,等等都是本体论里的概念。本体论里的概念都是形而上学的,都像宋诗《乡思》里的地平线,永远在眼前,却永远到不得跟前。它的唯一特性即其存在性,除开存在性,没有其他特征。

本体一直在,一直都在那儿,问题在于,它在人身之外呢?还是在人心之内啊?内外之别造成自古以来的第一个难题。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不迷惑不已,自身在自己的梦里,梦在自己身体里。佛法也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佛在心里呢?还是佛在西天外?

近现代哲学也是争论不休。康德明确地说,人心里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先于经验存在,这物事与经验一起形成理性。经验和先验总是成对地同时发生作用,没有先验的经验是牛二,没有经验的先验是瘪三。

康德的“先验”,即宋诗《乡思》里的地平线,它在人脑里,却无法看清楚,无法抵达。康德把这种自在之物挪进人心里,相当于王阳明先生明确说出“心外无物”。天下事事物物都在自己心上。

黑格尔接着康德的话头儿,说“绝对精神”在人身之外,是客观的。黑格尔说在外,康德说在,争执不下。中国传统哲学不大争这个老早就认为内外合一,天人合一,人自身就像一条河,就像一座山,河水里映进天上星,山里流出几条河,星落山上,河衔远山。内中有外,外里见内,不必争论。仿佛中医之病,发乎外,感于内,内病可外治,外病亦可内治,无内无外,内外一也。

西方哲学争执不下,因为他们试图以逻辑推理作决断;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兴争论,因为中国人善望,目击道存,望之俨然。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5-9 08:41 |只看该作者







4

中国人善望。诗,医,哲学,一望皆相通,一望而知其然,自然而然。再吟《乡思》曰: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善望,望远兴遥情。望见落日,望见天涯,这是遥望;思乡之情遥兴,恨云山近遮望眼,这是遥情。

中国传统最好的诗歌皆感兴于这个望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风烟望五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在望。比如交朋友,听其言观其行,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个厉字,古来一直理解错误)。望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善望,则淡然,则亲近之中自有独立性。

夫妻亦然,宜互相抱有厚望与望慕。前行则寄有希望,困顿而不生怨望之心,急躁也不出望言。起居皆风望闲雅。此善望也,此望善也。

觖望之人则相反,事事爱辩逻辑。逻辑,易生责望,除了落得嘴碎乃至心碎,望不到别的好处。倾读梁老论友帖,仿佛关天泥神论哲学,皆难望其门而入也。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5-9 09: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4-5-9 09:14 编辑

很妙。。
学问只是词语或逻辑的话,就不值得费神。

学问应该滋养身心,理顺内外,形成磁场。


形成磁场的意思,就是能有好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5-9 11: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多语境下,我会把绝对等同极端。
而极端,是我比较反感的倾向。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5-9 12:05 |只看该作者
神马东锡 发表于 2024-5-9 11:50
大多语境下,我会把绝对等同极端。
而极端,是我比较反感的倾向。




忽然明白过来:

原来你很多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认识发雷霆怒火


以后省着点儿
别对自己那么狠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5-9 12:07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5-9 09:12
很妙。。
学问只是词语或逻辑的话,就不值得费神。




对的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要学进自己身上,学进自己心上。

莫学关天泥神,之学到嘴上,只学到口耳之间。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5-9 1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5-9 12:05
忽然明白过来:

原来你很多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认识发雷霆怒火

给你一个鄙视的眼神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5-9 14:11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5-9 08:41
4

中国人善望。诗,医,哲学,一望皆相通,一望而知其然,自然而然。再吟《乡思》曰:

把我看笑了。
神马说的话,完全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5-9 14:14 |只看该作者
这联系的,无缝隙对接。
这也就是学问融洽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5-9 14:15 |只看该作者
中医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5-9 21:28 |只看该作者
这融汇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5-9 23: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牧 于 2024-5-9 23:36 编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理解得有点深度了
一二三有这种写法弌,弍,弎。
部首是一杆秤,古人没有秤字,一直用称通假
所以,看后面
人之所恶
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这个称也是天地之间有杆称那个称。
好难讲,称是平衡,也是度量。秤杆,秤砣,称手,称星。我理解起来也是飘忽的
徐公参参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