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 26
|
中国官方对莫言的评价--转贴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文学贡献:莫言的获奖被视为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标志着中国本土作家在国际文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的作品不仅深受国内读者喜爱,而且在国外也拥有一批忠实读者,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境界。 作品风格:莫言的写作风格被认为回到了“诚”,即老老实实与读者交流的态度,这种特殊魅力得到了评论家的认可。 社会责任:莫言的作品被认为深刻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尽管有人对其作品中的某些内容持有不同看法,但多数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写出了真实的生活,对时代有深刻的透视。 国际影响: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文学和作家的关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和努力给予了积极评价,并相信这将促进中外文学的交流和了解。 个人态度:莫言本人对于获奖持谦逊态度,认为获奖不是他写作的最重要动力,而是将继续勤奋写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声音对莫言的作品持否定态度,认为他的作品存在“丑化”现实或迎合西方价值观的嫌疑,但这种观点并不代表主流意见。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很多网友对于莫言的作品,对于他获奖以及他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提出了非常大的争论,有争论是好事,真理不辨不明,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批评者们有没有认真看过哪怕一本莫言的小说?
他们可曾知道《丰乳肥臀》中讴歌了生命最初的创造者——母亲以及母爱那伟大、朴素与无私?他们可曾读过《檀香刑》中对20世纪初中国被列强侵占的那段真实惨烈场景的描写?他们又何曾知道《蛙》中描述的大时代变迁中普通人那矛盾、迷茫和纠结的内心世界?他们又如何能够理解上个世纪在民族复兴和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普通人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彷徨与坚毅笃行?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和单薄线性的历史叙述。他们感受不到成长历程中的痛,又如何感激奋进之后的甜?他们用他们浅短的人生经验和狭隘的世界观去衡量一个不属于他们时代和眼界所能感知的世界的样貌,和他们争论,犹如对牛弹琴,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任何的争辩都是无意义的。 一代伟人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实事求是。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到,那请不要时不时地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因为你们爱的不是国,你们爱的只是那一种骂人的快感。莫言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不入你们法眼的知识分子。 转贴评论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莫言是中国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主席团委员, 除诺奖外,国内奖项的列举如下:
.中国政府友谊奖:莫言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政府友谊奖。1 .茅盾文学奖: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红高粱》曾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并最终荣获该奖项。23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在2004年获得了此奖项。34 .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他的另一部作品《蛙》获得了这个奖项。35 .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莫言在2000年获得了这个奖项。4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对于连莫言作品一篇都没有读过,就攻击莫言的井蛙,我只能用“蜀犬吠日”来形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2021年人民日报对莫言的评价内容具体如下:
莫言是党关心和培养下的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文学家,是文艺座谈会上的座上宾,是北大的客聘请教授,他将代表并引领着我国文艺发展进步的唯一方向。 他描写的过去的社会农村的情况,这正反衬出当代社会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当今社会的巨大优越性。 莫言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平常人家平常心 于 2024-2-25 09:10 编辑
批判莫言的三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正能量”面孔。此副面孔缘于莫言原话是:“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揭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在“正能量”看来,莫言认为文学只能揭露不能歌颂,也就是只能传播负能量,这还了得!就是说凡批评现实的,就是抹黑,就是造谣,就是反动,就要打倒。凡是说外国好的,就是牧羊犬,就是美分,就是汉奸。然尔任何作家都有写什么和怎样写的权利,都有歌颂什么和拒绝不歌颂什么的权利,有批判什么和暴露什么的权利。……一个作家在某部作品中着力批判某一个人或事物的同时,往往会表达出对另外的人或事物的歌颂和赞美,就像光明因为黑暗而存在,白只有在黑的衬托下才能够显现,美往往在与丑的对比中才能彰显得更鲜明和强烈一样”,这才是对于歌颂和暴露两种文学表达方式辩证分析正确全面的观点。 第二副面孔:“爱国者”面孔。在“爱国者”看来,莫言在其作品中极端丑化中国人,刻意把中国人写得愚昧、野蛮,不开化,而把西方人、日本人写得文明、优雅,无耻迎合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因此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充当了西方抹黑中国的工具,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莫言有西化汉奸之嫌。可莫言不是一夜之间得诺奖的,事实上在得诺奖前,国内的荣誉也拿过不少,例茅盾奖、华语传媒奖、红楼梦奖等。如果得诺奖是充当西方抹黑中国的工具,那莫言在国内获奖又充当了谁的工具?! 第三副面孔:“革命合法性”面孔。莫言在其作品中,如《丰乳肥臀》,凡描写共产党八路军就粗野、残暴,凡描写国民党、地主就文明、爱民,而且通过小说中母亲对待二者的鲜明态度,分明在褒一个贬一个。莫言通过其文学作品颠覆了共产党革命合法性,并由此虚无中国革命史,迎合了后革命年代反毛反革命恶潮。 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这三副面孔对莫言画像其实是似是而非,刘继明老师一针见血指出的:“有人义愤填膺地批评莫言抹黑中国,但其实莫言“抹黑”的只是“前三十年”,而从不或者很少“抹黑”后三十年。同方方一样,他们既是改开的拥护者,也是改开的受益者, 再说所谓的爱国,难道莫言不爱国吗?如果莫言不爱国,又怎么会位于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高位,而且他获诺奖后,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文化部和中国作协的负责人,也曾纷纷致电祝贺,后来还当选了中国作协副主席,出席过第二次文艺座谈会。难道这些中国上层都是睁眼瞎或者傻子!可见莫言不爱的是前三十年之国,而对后四十年之国爱得狠呢!原因无它,因其本身就是后四十年的重大受益者。 莫言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复杂纠结的存在,我们只能说上述三副面孔认识的莫言是表象的莫言、单向度的莫言,而非真实全面的莫言,要认识真实全面的莫言,就要摒弃主观唯心的视角,而要运用客观辩证的视角。说到底莫言及其代表的一大批人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表征,是真正地内生于中国当代政治气候,而非所谓西方的阴谋“策划”,也非其主观使然。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莫言,阎连科,余华,刘震云,他们是一伙的
贾平娃作品,有些黄,当初也是冲着那点黄看,他写得有些神神道道,不过莫言后期的作品也有神道,中国人信这个,贾平娃与三毛是好友,私交很好,后来贾的作品老成持重,有宗师风范了,他的路子与陈忠实相当,现在看陕西的路遥,也没有之前的光芒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令箭 发表于 2024-2-25 15:30 如是,只是国内的一些粉红,借锅外的诺奖,说莫言是抹黑我锅的工具,所以专门贴了,莫言先生锅国的荣誉,看看粉红们,怎么说 | |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知音 发表于 2024-2-26 09:38 莫言是理想主义者 他不会太在乎这些国内或国外的荣誉 莫言对于诺奖的态度: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表示这种喧嚣很快会过去,尽快投入写作 得奖有了钱,可以有安静的环境来写作 他对互联网不是很懂,很多的博客平台,人家拉他,他就去了,比方新浪 用现实的价位来看,如果他入驻新浪,新浪给个五百万,是容易的 我说莫言是理想主义,他讲过,他首先是为自已创作,那怕他的作品真的没人看,他还是会按他的手法来写 他讲过最受争议的话是:我有一种偏见,文学作品从来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还有一句是:有钱的人,是有罪的 最后,我相信莫言先生,他从来不会说假话,如果一定要他讲,他就莫言。 莫言,中国真正行走的“大家” 之前也有一位,是王小波 | |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