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 星期四 难忘的同窗情谊 永远的兄弟姐妹
尽管已过去一些时日,但我们正坝职中高九四级正月初四举行的那次聚会,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记录一些细节,留给同学,留给自己,留给明天未知的岁月。
(一)策划与策反
这次聚会的最初发起人,是我这个曾经当过正坝职中高九四级养殖班两年班长的熊人。
原本,去年正月初五,在谭超、梁彬、杨燕子等几位积极分子的组织下,正坝职中高九四级种植班和养殖班的大部分同学已在开县新城搞过一个较大规模的聚会,携妻带子,很是热闹。
所以,当我提议今年春节再相聚时,响应者不多,或者说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包括一向积极的谭超同学,一直担心人太少没有氛围,工作积极性一点不高。
我可没冤枉这小子,我在沈阳远程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他真正落到实处的,好像不多。
为了这次聚会,我确实动了一些脑筋。
――聚会主题确定为“相约正坝中学――20年后再相会”。我们1991年入学,之后陆续有同学因故离开学校闯荡社会,到2012年,刚好20周年。
――聚会地点确定在正坝中学。如果仅仅是聚餐喝酒,聚会就显得太没层次,至少缺乏纪念意义。而选择在母校聚会,既可引发大家对青春往事的追忆,也能激发同学们对未来的畅想。
――聚会内容安排得相当丰富。“我有话说”主题班会,人人都要上台讲一讲这些年干啥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打算,也可讲读书时不敢讲的话,包括暗恋过谁等等;“我还年轻”篮球对抗赛,种植班和养殖班分别组队参赛;“我的宿舍”实地体验活动,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学生宿舍走走看看,照照相,留个影,找一找当年的青春影子;“我心飞扬”同窗联欢会,唱歌跳舞,闲扯胡闹,重回无比张扬的青春岁月;“我的同窗”集体合影,留下青春的尾巴,留下美好的回忆。
――按照我最初的策划,聚会期间搞一个小仪式,向母校赠送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礼品,上面印上“情系母校,难忘师恩--开县正坝职中高九四级全体同学敬赠”字样;做几个条幅活跃气氛;分头通知同学参加聚会;邀请当时的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参加聚会。
我把相关聚会安排发到我们的高中同学QQ群里,勾起了一些同学对往事的追忆,伍国清、杨平等原本春节不打算回家的同学选择回来参加聚会。
在我的活动方案里,相关工作落实到了谭超、梁彬、杨燕子和正坝当地发展的任长国等同学头上
不料,我的策划全被谭超同学给策反了,口头答应落实,实际上好多工作都没落实。
比如礼品没准备,条幅没制作,人员没提前通知。正月初三我赶到开县时,谭超、梁彬、杨燕子等积极分子才开始打电话通知相关同学。
当时我那心啊,拔凉拔凉的。看来我这个当年的班长不好使了哈。
(二)老师和同学
到正月初三下午,礼品和条幅已来不及落实,但参加人员还可以继续做一些努力。
于是开始分头打电话通知,有的能联系上,有的联系不上。
所幸聚会地点选在了正坝,而当年我们高九四级两个班的同学都以原正坝区所辖乡镇为主,在家的正坝籍同学基本都能到位。
陆续又联系上了一些人。
正月初四上午,我们开车从县城出发去正坝的路上,我试着给我们养殖班第二任班主任黄凤春老师打了个电话,他先说有事参加不了,一会儿又回电话要全程参加。
经过多方努力,正月初四中午在正坝镇聚餐时,人数达到了30余人,并且几乎清一色全是同学,远远超出了谭超的想像。
种植班的周翠提议不带家属和孩子,结果我们没带,她却放了鸽子,本人没来,家属和孩子自然没来,甚是遗憾。
(三)教室和班会
考虑到个别同学工作繁忙,不能全程参加聚会活动,我们将合影安排为聚会的第一个内容,并分别以升旗台和教学楼为背景照相留念。
从1994年毕业至今,18年过去了,改称正坝中学的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格局还是楼房,全都是崭新的,基本找不到旧时的模样。
老教学楼、宿舍楼都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全是我们不认识的新楼。
没办法,“我有话说”主题班会的地点,只能选在与我们养殖班教室原来位置大致对应的一楼那间教室。
我让当小学老师的周绪高在黑板上写上相关粉笔字,并以最快速度在教学电脑上打上欢迎语及相关文字并投放到大屏幕上。
利用午饭后的一点空隙,我还在任长国的带领下到一家通信店下载了一些70后熟悉的流行歌曲作为班会的背景音乐。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在我的主持下,主题班会终于开始了。
我先讲了讲安排这次聚会的初衷和意义,之后请黄凤春老师致辞,随后由同学们逐一上台发表感言。
同学们都很感慨,有的同学说了很多。
都快年近不惑,当年的青涩与懵懂已无影无踪,一个个都那么成熟,那么冷静,那么充满人生智慧。
也有耍赖不讲的。比如在常平同学的带领下,几个女同学临阵脱逃,以为可以不讲,不料晚间联欢会,依然被我拉起来讲了几句,算是补课。
(四)操场与篮球
聚会的第二个活动,是种植班与养殖班的篮球对抗赛。
可能是这次聚会由我这个养殖班班发起,可能是种植班班长伍先茂因故未能亲临现场,反正我们养殖班来的同学占了绝大多数。
种植班来的同学确实不多,尤其是男生,全部算上才四个人,组个临时的篮球队都还五缺一。
而我们养殖班兵多将广,高手如云,组三只队伍都没问题。
没办法,我们养殖班只好把当年的篮球高手朱占清借给种植班。否则,没人陪我们玩,多没意思啊。
谁知我们发挥了风格,种植班的哥弟们却不讲究,他们拼命反扑,加上朱占清的彻底反水,我们养殖班赢了风格输了球,甚是郁闷。
尤其我们班上那帮女生,大呼小叫直喊不公平,要把朱占清要回来。
关键人家不愿回来,咋整?
(五)沟渠与宿舍
正坝中学还叫正坝职中的时候,有一条连通正坝河的水渠穿校而过,是我们淘米、洗碗、洗衣服、洗拖布和倒垃圾的方便之地。
如今,那条曾经带给我们诸多方便的水渠不见了,不远处的正坝河也没多少河水。
学校对面的勒马山依然高高矗立,植被增加了不少,传说中的猴子洞难觅踪迹。
那栋建在水渠之上、我们居住了三年的学生宿舍早已没了踪影,一栋新的宿舍楼拔地而起,条件比那时好了许多。
时过境迁,回忆不再,回宿舍走走看看的想法彻底成了泡影,同学们都觉得相当遗憾。
(六)小镇与县城
正坝镇依河而建,地无三尺平,城建根本施展不开。
18年不见,正坝镇比当年多了不少房子,但整体上还是那么拥挤和凌乱,一点也找不到现代化城镇的影子。
正因为受地形所限,正坝镇政府已移往敦好,这个我们曾经生活了三年的小镇子正面临着日渐衰落的命运。
打完篮球,考虑到这个小镇子和正坝中学均不具备开联欢会的条件,我们临时改变行程,集体移师开县新城吃晚饭和联欢。
没想到监近县城时,我们却遭遇了严重的塞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
开县新城提出要打造成50万人口规模的中型城市,就这交通条件,真是有些担心嗬。
(七)白酒与啤酒
因为临时决定回县城聚餐,订饭店成了一件挠头的事情。
谭超、武毅、杨燕子、梁彬、雷必现等住在县城的同学全都掏出了手机,挨个饭店电话,全都爆满。
最终,开车冲在最前面的罗成搞定了一家火锅店,但只有大厅,并且我们要的三桌只有两桌挨着,另一桌被安排在另一个角落。
没办法,春节期间的开县城就是这样,吃饭住宿都很紧张,能临时订到散桌,已经很是幸运。
考虑下午要开班会和打篮球,中午在正坝聚餐时,我坚持没让大伙儿喝酒。晚餐自然是要喝一点的,否则没有氛围。
男同学有装蛋的,全被我pass,除了确实有病的,一人一杯白酒,不喝都不行。
女同学们刚开始只喝饮料,我这个班长亲自出马启酒倒酒,还没上菜哩,主动先敬了她们一杯啤酒,由此拉开她们喝啤酒的序幕。
当晚聚餐的氛围很好,大家喝得都很开心。
在我的鼓动下,男生们没有忘记去和女生们亲近,一个个端着酒杯前往女生桌上敬酒套近乎,一个比一个脸皮厚。
(八)热歌与劲舞
晚上联欢的地点是黄凤春老师临时预订的,房间够大,音响一般,但这并没影响同学们尽情放松。
唱歌的大多是男生,脸皮厚,不怕丢脸,管它会不会,拿起麦克就是一顿乱吼,之后操起整瓶的啤酒与别人干杯,一个比一个豪爽。
在男生们的大呼小叫下,女生们的腼腆终于被抛开了,她们开始唱歌,开始跳舞,开始和男生们一起疯,一起玩。
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时鼓动一下。偶尔有新赶来的同学,我负责欢迎一下,以营造更为热烈的联欢氛围。
当晚的联欢,确实是联欢。无论是种植班还是养殖班的同学,全都亲密无间,全都玩得很开心。
渝夫 2012年2月3日于7时57分于重庆开县山乡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