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那老把式,使出惯用伎俩欲钓庄主一篇精彩小文儿,庄主把鱼钩往上唇一挂——走你!
孟轲好脾气?举个例子?
庄主何人?举一个干嘛?不举则以,举就举仨!
来啦!《孟母三迁》。
咱看面对一根筋的孟母,小小年纪的孟轲是多么的好脾气。
第一回,孟母回家说,咱得搬家。孟轲不愿意,为什么呀,我跟二丫玩儿挺好的。孟母威胁,走不走?不走去找二丫吃饭。孟轲觉得还是娘的清蒸鳜鱼味鲜。高高兴兴地跟着搬家公司的卡车上路了。
第二回,孟母回家,见孟轲玩儿的正高兴:王幼君家的烤白薯,又甜又糯!称高儿高儿的!这孟母什么人呀,那必须是清华娘。喝令孟轲,搬家!咱住圆明园去。你也好听听清华学子的朗朗读书天籁。孟轲,玩儿性正浓。你猜肯不肯搬?别猜啦,历史书言之凿凿,左手牵着黄狗就跟妈套大马车去了,那黄骠马,血统纯正,爹是秦琼的坐骑,你说正不正?
到第三回,你猜怎么着?不等孟母说话,孟轲先发制人:娘,咱得买学区房,虽然贵,可是孩儿的前程远大呀。咱这就走。
看了吗?圣人能是白评的?你当是小说比赛呐?孟轲那孩儿,千秋万代的人们都是通过《成语词典》看着他长大的。
庄主,你说的是他小时候,不得已,得听娘的,压出来的好脾气,说服力不强。
其实吧,孟子好辩正是他好脾气的彰显。
何谓好脾气?不是闷葫芦不明是非,也不是畏于强权的唯唯诺诺,恰恰是不急不恼地跟你反反复复耐心地讲道理。
你看鲁提辖,先送你一顿老拳,屌个道理全在拳头间。
这事儿还得回到知音老把式那儿,据她讲,不挨揍就是有人疼了。(书见《知音答王幼君三十二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