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薄荷味 于 2023-11-6 13:49 编辑
《小团圆》读书笔记 2012-1-20
读张爱玲的《小团圆》,很糟,读得很慢,看过就忘了,一直以为心情、忙碌读不下去,而在一个失眠了的晚上,重新拿起来从第七章节开始,一直读,竟一鼓作气读完了,感觉一下说不清楚,像是在吃完一顿美餐也或者一些最钟爱的水果后,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咂摸其味,很久咂摸不透《小团圆》。
终于是没融进去,对文字中的主人公九莉也是这样的感觉,反反复复想,文字的前半部分读不进去,不只是自己情绪的原因,也是作者的情绪,乱,乱乱的青春,乱乱的家境,乱乱的读书环境,乱乱的身边的人,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而第七节后,也是战后,九莉又回到了她最喜欢的上海,这才安静下来,文字也开始慢慢进入心里。
那该是她面对邵之雍真正为杂志为报纸撰写文字的开始。
也是她从少女变成女人生活的开始,环境越来越糟,经历也越来越复杂,即使她的自传,也是一种很艰难的描述,这样想的时候,就忽然懂了自己为何开始读不下去,想起自己走过的路竟是一样的糟乱,是思想思维的糟乱,是青春的迷茫,而不是生活,生活一直就安静的在那儿,无论你怎样去认知。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因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坠入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就像她所写的如“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难以自拔!”
这是很客观的看法,也是读过小团圆的人都认同的。一个女孩子到一个三十多的女人,心理历程带来一些纠结,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很多共性,而唯有张爱玲站在云彩里,俯视着,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安静的叙述着,也许,只有等一个女人老了再回转翻看那些过往,才有这样的心态,即使是回首也总是在那些曾经的心动里有些细微的艰难翻转,以至小团圆写的时间拉长,更是修改了又修正,又纠结着出版还是不出版,这文字背后那些岁月里更多的细碎残片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真实的情感展现。
一路读,最精彩的还是那些细节的带着感情色彩的细微描画,张爱玲高高的站在天空的一角,不动声色,安静的如日子悄然行走的步子,低头描画,不顾及左右前后任何人的目光和眼神,活自己,写自己,高处来,低处去,只有动情处犹如五月的蜻蜓,清点淡水般飞过,只那一痕便是整个的精彩。
作家袁琼琼说,“对于《小团圆》,可以做两个评论,一是写得极糟,另一是好看得惊人”,“若是放在张爱玲的文学地位来看,这本书实在不能替她加分。但是还原成她的‘自传’,则这本书坦率得吓人。书里呈现的张爱玲是所有文学史料或她自己的文本里完全不曾披露过、呈现过的。”而台湾作家骆以军则认为:“我读此书,愈往后读愈是痛苦。一个不熟悉的、奇异的脆弱或自虐的感伤的张爱玲……如王祯和所说:“回到小说本身。”这是一本好小说,或这是张背了一生的斑斓织绣却又朽坏扭曲的一架锦屏戏台,一种含情脉脉、摇曳晃颤的慢速。
一直认为,张爱玲是很冷血的女人,再看她一路的爱情,更叹那句:“低到尘埃里,也开出花来!”她就那样看着:每次邵之雍来就给她留一些钱,每次都这样,她并没有多少表情和心理,而当邵之雍出事后她也曾几次想到是不是给他些钱,整个文字中关于俗世的描画就这些,当邵之雍又结识了别的女人的资助时,她知道那个原来的邵之雍也许不存在了,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让自己沉下去,沉下去,当她在邵之雍之后相交挚友燕山和一个戏子结婚时她还在感叹:她和之雍的往事,泪如雨下。
喜欢张爱玲,也是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迫使自己读一下感兴趣的文字,《小团圆》前前后后读了很久,读一点放下,不想再读,空了又想起再读,反反复复的读,就感觉当初张爱玲写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吧,爱到最后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感动的一塌糊涂。
关于她的话,说得多了,都不觉得她是多么久远的人。很多年轻男女,甚至觉得离她很近,能够与她共悲欢。百年之前的种种,才是她的前世;近百年的动荡与安稳,则是她的今生。她所见证的人世沧桑,真是足够多了,是地地道道的“奶奶级”人物。对此,我们只有慨叹,也只有感叹,当我一边一边告诉自己读完了《小团圆》,又一遍一遍咂摸味道时也总是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她小说中写月亮的句子,经常很奇崛:“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这难道是对她宿命的写照?我开始相信一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