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忽而说,你下次想蹦极的话,我不打算拦着你了。
话,很突兀。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关乎蹦极的话题,记忆太久远,以至于想起来,真有些模糊了。
记得是去碧峰峡游玩,跟先生坐在山顶,吹着凉凉的山风,闲闲看着、听着不远处的动静——主要是荡气回肠的尖叫,我突发奇想有了冲动。
大致对话如下:
我想蹦极,你去不去?
不去。你也不许。太危险了。
有安全绳的。真有意外,保险会赔付,再找个老婆就是啦。
不。不稀罕赔付,也不想换老婆。
先生的油盐不进,击退了我的血液喷涌。此后,类似对话多次发生,譬如,我看着过山车发呆,或者滑翔伞发呆的时候。
我便就此彻底歇了心思:缘分如此,找了个四平八稳的,就没必要让人仓惶,日子怎么过都是过。
旧事重提,是要闹哪样?转头看向先生,等待他揭秘。
才知道,他最近看了个新闻,说,美国一名104岁老奶奶,前不久刚完成了高空跳伞(有陪跳员),近期被发现已在睡梦中安然辞世。
老奶奶生前说过,“年龄只是个数字,实现梦想年龄从来不是障碍。”
老奶奶还说,“我觉得自己这辈子最成功的一刻,就是从14000英尺跳下去的那一瞬间。”
先生受触动之后良心发现,想起对我的诸多约束,想要放开手由得我为了梦想振翅高飞了。他的理由是,若留遗憾在人间,存活的质量会打折扣吧?
好吧,真心说,被感动到了。
设若倒回去二十年、十年,我铁定会立马跳起来,挂到先生脖子上欢呼雀跃。当前的情况却是:仅限于内心暖了一下,软了一下。此外,再无其他。
先生惊诧于我的淡定,又多鼓励了我几句,表达绝不桎梏的决心,把我笑得不要不要的。真要是从前,他若松动一孔,我便能撕开成洞,成大洞……
而今,先生所不知晓的是,从执着于驴行,到转为休闲游,不仅仅是方式的改变,更多是我的心态变化。老了、老了,哪里经得起折腾?若整出什么事儿来,连累身边人且不说,自个儿也受不了啊!
都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事实上,能看淡的,有几人?起码,再提“蹦极”话题,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想而往之,反倒是“蹦不动了”。
从身,到心,“蹦不动了”。
潜回记忆,倒好似局外人般,看一对青年男女,于青山绿水间,各执一词,据理力争,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年轻的生命,和梦想挂钩,是多么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啊!
老了,懂得惜命了。如果有一天,老到极致,会不会把每一天当赚了来活,想要再捡拾前缘?谁知道呢,朝前走,随心而行,如此则可。
先生不放心,反复追问:真不遗憾?哈,让人捧腹而乐。大概不能弥补亏欠,于他倒是另一种遗憾了吧?这么一想,有些幸灾乐祸,暗戳戳想,该,谁让你曾经不近人情的!
总不能为了他的遗憾,我找个地儿“蹦”一次?小命丢了算谁的?日子这么好,阳光这么美,我还没活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