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管窥中国03】攀比心理是国人特性?还是人类共性?
查看: 2122|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窥中国03】攀比心理是国人特性?还是人类共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9 0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管窥中国03】攀比心理是国人特性?还是人类共性?
文:公理力


攀比心理(英文mind of rivalry) 的一个狭义定义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
但这个定义并不理想,攀比心理,并不仅限于消费心理范畴,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比较心理。

例如:你得了2万元年终奖,这让你高兴。可是,当你得知同事的年终奖是2.5万,你就高兴不起来了。

作为社会性人,攀比心理的基本动因是个体间差异的存在。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万灵之王,规模性群居是一个显著特征。这也是把人类界定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原因。

而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的一切社会形态,无不存在差异性,即个体差异构成阶层或等级差异。

在人类跨越自由交配(群婚)这一最显著的动物特征阶段之后,无论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婚配,也无论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固定婚配带来家庭出现的同时,亦导致私有制的萌芽。

不言而喻,家庭、私有制的出现,意味着个体差异成为一种必然。并进一步导致阶层、等级社会的形成。

也正是这种不可避免的差异性,构成攀比心理的物理与精神双重肇因。

换句话说,任何阶层差异社会——即使较完善的公民社会不称之为“等级社会”,均构成攀比现象产生的足够外部基础。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社会具备形成攀比现象的外部充要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总体而言,攀比心理乃人类的共性之一。

甚至,原始社会在严格意义上亦不例外。正如动物界存在猴王、狮王这类体现身份差异现象,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差异,也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侈谈什么:“普遍的攀比心理是等级社会的一种特征现象”,公民社会不是等级社会,法律保障人人平等,街头无家可归者与总统、富豪之间也不存在阶层差别!这等于完全否认了公民社会存在攀比现象!

法律,归根结底,只是保障社会基本架构和规范人们行为底线的东东。谁听说过,法律具有消除社会差别的普遍功能?

虽然,在足够文明的社会,法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保障公民法理地位及其权益的平等,但在任何意义上,法律都无法消除个体和阶层在经济地位、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等诸领域的阶层差异。相反,在很多情况下,法律反而维护阶层差异的现实存在!例如,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杀富济贫违法。

既然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都存在阶层差异,也就无法否认:攀比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现象。

当然,即使同一时空的不同个体,攀比心理也不会完全相同。攀比心轻重,必然受个人成长经历等影响,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心理素养,甚至包括性格气质等。

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当代中国攀比现象更突出。上一篇仅仅从历史的角度,做了一个简单溯源。在此,再简单提一下现实原因。

老话讲,不患寡,患不均。就是攀比心理的典型写照。

一个不可忽视的史实是,在新中国前30年,实行高度计划经济,国人收入与消费同质化程度很高。由此导致国人平均主义观念也就特别强。改开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显著拉大。国人的攀比心理也就被空前激发出来……

最后,攀比心理并非都是负面的。可分为正面和负面两部分。负面攀比表现为非理性消费、嫉妒恨等,无需赘言;正面的攀比心,反而是促使自我上进的动力之一,也是抑制和克服懒惰、拖拉、消极躺平等不佳情绪的积极因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0-9 07: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竟然还整出正面的攀比心,这是被辩证法忽悠瘸了
你干脆再写一篇“嫉妒使人进步,恬淡使人退步”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9 08: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0-9 08:07 编辑

攀比心理(英文mind of rivalry) 的一个狭义定义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
但这个定义并不理想,攀比心理,并不仅限于消费心理范畴,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比较心理。
———-
开篇就把贬义词“攀比”错误理解为中性词“对比”,是蹩脚的英文翻译造成的
mind of rivalry 竞争心理,攀字没翻译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9 08: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攀比现象有利有弊。
利,使人进步,你比我好我要努力比你更好。
弊,极端,眼红,产生仇富心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9 08: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8:00
攀比心理(英文mind of rivalry) 的一个狭义定义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
但这个 ...

攀比不应该局限于贬义词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9 08: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10-9 08:05
攀比不应该局限于贬义词吧。

“不切实际”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9 08: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8:08
“不切实际”

这其实是一个现实普遍存在的问题。
弊大于利。
比如某个小孩子明知家里条件不好,非得要买苹果手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9 08: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0-9 08:22 编辑

别人年薪百万,你月薪不到一万,你看了着急,努力表现和争取,让领导给你涨薪到两万,这叫上进心,不叫攀比
别人年薪百万戴一金劳,你看了眼馋,月薪不过万却借钱买个绿水鬼,然后就有了“我也有”的满足,这叫攀比,并没解决实际的差距,却有了心理平衡,假装不知道自己拉了饥荒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9 08: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10-9 08:16
这其实是一个现实普遍存在的问题。
弊大于利。
比如某个小孩子明知家里条件不好,非得要买苹果手机。

对,关键在于不切实际地比较,这是负面的心理落差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9 0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攀比心追求的是心理平衡,是一种象征意义,这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现象,不是生物本能,所以不会是人类的共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9 08:53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8:17
别人年薪百万,你月薪不到一万,你看了着急,努力表现和争取,让领导给你涨薪到两万,这叫上进心,不叫攀比 ...

这个定义,我还是很赞同的~~~攀比,和上进,是有本质区别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9 08:54 |只看该作者
我在想,“大同”社会,还有没有攀比?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9 08: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0-9 08:59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0-9 08:54
我在想,“大同”社会,还有没有攀比?

毛时代人人穷得叮当响,攀比现象就很少
谁都消费不起,攀无可攀
物资供应匮乏,分配而得,没法攀
连仇富心理都少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9 09:02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8:56
毛时代人人穷得叮当响,攀比现象就很少
谁都消费不起,攀无可攀
物资供应匮乏,分配而得,没法攀

难道不是普遍思想单蠢的缘故?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9 09: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0-9 09:02
难道不是普遍思想单蠢的缘故?

均贫和共富的社会,攀比现象都不严重
思想单蠢影响的是做事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9 09:13 |只看该作者

找对象是不是也攀比?
尤其是好朋友之间,你媳妇漂亮,我要找个更漂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9 09:16 |只看该作者


攀比心理乃人类的共性之一。
具体表现有差异
有的是理性攀比,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有的是非理性攀比,死要面子活受罪。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0-9 09:1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9:12
均贫和共富的社会,攀比现象都不严重
思想单蠢影响的是做事能力

也影响判断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9 09: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10-9 09:16
攀比心理乃人类的共性之一。
具体表现有差异
有的是理性攀比,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

人类只在生理学本能层面存在共性
但凡后天习得的,全有差异
攀比是消费心理,不是进取心,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物欲,所以攀比不是人的共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9 09: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0-9 09:17
也影响判断能力~~~

也对,思想单纯的人少有攀比心
但毛时代的人并不单纯,干部们糟蹋了老鼻子女知青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0-9 09: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10-9 09:13
找对象是不是也攀比?
尤其是好朋友之间,你媳妇漂亮,我要找个更漂亮的

你要是觉得找对象是一种可被他人评价的消费,那就是你存在攀比心理
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0-9 10:2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10-9 09:16
攀比心理乃人类的共性之一。
具体表现有差异
有的是理性攀比,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0-9 10:29 |只看该作者
《项链》。---莫泊桑。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0-9 10: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投入 发表于 2023-10-9 10:29
《项链》。---莫泊桑。

我靠,《项链》可不是一个关于攀比的故事,是《真还传》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0-9 10:38 |只看该作者
我靠,《项链》可不是一个关于攀比的故事,
-----------


我也要、上流生活、舞会,
我必须、项链。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0-9 1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投入 发表于 2023-10-9 10:38
我靠,《项链》可不是一个关于攀比的故事,
-----------


这只能算虚荣心,可能诱发攀比心理,就像攀比心可能诱发嫉妒心
程度不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0-9 20:40 |只看该作者
小抱歉,昨晚没空上来回复,家里有客(儿子带了两个朋友来过感恩节)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0-9 20:54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8:00
攀比心理(英文mind of rivalry) 的一个狭义定义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
但这个 ...

这是你对竞争的理解过于狭隘造成的

竞争也并非都是正面的,负面的竞争同样存在,也就是常说的恶性竞争。

我用了一个远比消费心理泛义的词“比较”,也是同理,你能说,比较都是正面的吗?比烂不就是具有负面意义的比较吗?

另外,英文中mind of rivalry翻译中文的攀比没有问题,反之依然。


当然,攀比并非外来词,还有一个更好的英文成语翻译它更贴切: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0-9 21:05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0-9 07:55
竟然还整出正面的攀比心,这是被辩证法忽悠瘸了
你干脆再写一篇“嫉妒使人进步,恬淡使人退步”好了

你这个观点还是站不住脚。

就攀比的本意,就是向高位比较。无所谓褒贬,理应是中性的。
只是在今天的语境,仅仅选择了这个词的负面含义,而成为一个贬义词。

仔细想想,竞争心理的缘起是啥?
无疑就是攀比心理,攀比在先,竞争在后,攀比是竞争的前提,后者只是前者的结果之一。

源于攀比,终于竞争,就是良性的攀比。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军人!不想成为冠军的竞技者,不是好运动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早期人类社会,也是源于正面的攀比!

当然,源于攀比,终于打肿脸充胖子,就是典型的负面攀比。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0-9 21:09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10-9 08:03
我也觉得攀比现象有利有弊。
利,使人进步,你比我好我要努力比你更好。
弊,极端,眼红,产生仇富心理。

这是很简单明显的事实,甚至无需多么复杂的理论赘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