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9-1 11:13 编辑
“雨再大点多好,”儿子边启动车,边冲我笑,“那样的话,我就跟老妈撒个娇,不用自己开车了!”
这,铁定是他的心里话。我敢打赌,还是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翻来覆去烙大饼,思虑要不要出口的一句。新生代的这批孩子,哪个不是能躺平就想躺平,却又不得不卷进社会独立起来?想想颇觉好笑,也满是无奈感。
雨呢,自行其是,悠哉哉的,不紧不慢,以至于儿子不得已,下定决心坐进了驾驶座,把此前的纠结当笑话聊了出来。
“要不,你现在撒个娇?我立马换位子。”我似笑非笑,拿儿子打趣,“不就宠个娃嘛,还是亲生的。要知道,宠娃是每个老妈的责任和义务。”
自然是玩笑。逗个乐子而已。
儿子正式上班的第一天,独立驾驶更有仪式感,我当然不会抢这个镜头。
跟车几天,儿子已平稳、溜滑很多。要搁我的话,都想彻底丢开手,让他自个儿往返了。只是他爸下了铁令,要求我跟车一个月,早上送、下午接的那种。
好吧,论及宠娃,男人也不遑多让。
儿子工作落实下来,离家很近,符合他恋家的要求。以他的车速来说,差不多40分钟的车程,以后熟练起来,可以压缩到半小时,或再短一些。他老爸推翻了他的租房或公交计划,我也就顺理成章被押上了车,每天往返两次接送兼职陪练。
想起他初次报道、接洽工作那天,真把我给乐坏了。
上午把他送到,还没有什么感觉,下午去接他的时候,遇到一个画面:我正要电话给儿子,就看见个女孩子,明显是成人装,边从单位出来边打电话,用了娇嗲的语气,说,老爸,你在哪里呀?我看见你的车了,没看见你人呢?
噗哧就乐了。明显是新入职的,一脸稚气未脱。儿子之前说了,单位更迭很大,入职了很多年轻人。这个,肯定是其中之一。
再看看单位门口,停着好几辆车,好像多是来接娃的?艾玛,瞬间就有学生娃娃们放学了,家长们一个个排队来接的即视感。
不想让儿子给人“妈宝男”的初印象,赶紧把电话界面关了,改发微信,说,我到了,你出来吧。后来,接到儿子,一溜烟逃离了现场。哈,自个儿乐得不行。
跟先生聊起这情节,他也乐得哈哈的,说,从前他同事、哥们儿说去接孩子下班,还没怎么联系起来,经过我一描述画面,还真是充满喜感的。
儿子倒是不以为意。他说,他们一起去的,基本是揣照。他还算好的呢,勉强都能行车了,有些人连方向盘都没摸过。好吧,确实是时代感,年轻人的流行色,一个个都不急着独立的。
记得前两天,我正躺沙发闲玩手机。他还跑来问,老妈,你好像有张工行卡?借我用一下呗!
才知道他想把卡号信息发给单位,作为打入工资薪酬的卡用。
什么思维逻辑啊?我就很诧异,问,你从来没觉得该分开经济的吗?我暂时帮你管理钱可以,没道理混淆在一起吧?你是打算赖我一辈子咋滴?
儿子啊了一声,挠挠头皮傻笑,说,没想那么多嘛,你这么一提醒,好像还真是的,行吧,我去办个卡。话音未落,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我,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忍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依旧低头划拉手机。思绪,却有些飘飞:
儿子一天天独立了,我似乎该欣慰的?可,某些微妙的怅然感,又从心底席卷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