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湘女妃儿 于 2023-7-23 19:10 编辑
我小时候的夏天
1,姐姐
家门前有一条河,日日夜夜川流不息。宽宽的河堤上是我们最乐意的玩乐之地。夏天的晚上最为热闹。每到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会把躺椅,竹藤床搬到河堤上乘凉。
天刚刚黑时候最繁华,人声沸腾。吃过晚饭后,大人们就摇着扇子,三五成群的躺在睡椅上聊天,小孩子们就在河堤上玩游戏。捉迷藏,丟手绢,老鹰捉小鸡……玩着玩着,矛盾就出来了,年纪太小也不懂事,那时候孩子多,每家基本上都是三到五个孩子。在河堤上打架那是常事。小时候最羡慕的是别人有哥哥,每次和小伙伴们打架,别人说一句,你等着我去叫我哥哥来。我便害怕得不行。回忆小时候,我怎么都忘不了我的姐姐。她的胆大厉害应该就是这样从小逼迫出来的吧。每次打架,姐姐就像男孩子一样,护着我们几个小的。被欺负,她是挂着彩留着泪都会为我们讨回来。
玩得累了,姐姐会带我们回到父母准备好的竹床上,遥着扇子帮我们驱赶蚊子。我们便吹着河风,听父母给我们讲故事,偶尔有过路的船只开着探照灯摇晃几下,鸣号几声,望着繁星点点的星空,看流星划过,数着星星,渐渐进入梦乡……
去年姐姐五十岁生日,她儿子给她准备了浓重的生日宴。我走上台,抢过主持人的话筒,泪眼婆娑发自内心的感谢她。这么多年,长女如母般护我们长大。无论是从经济上的帮助,还是心灵上的安慰,以及对父母的孝顺,她默默的付出。她是亦姐亦母,甚至比母亲做得更好。
2,防洪
每到夏天,我们这里都会涨一次大水,甚至几次。小时候真心不懂事。总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一开始涨水,大堤上就会热闹。附近的男女老少都会来守堤。日日夜夜不能断人。时刻观察水情。
有一年,洪水好几天退不下去。离翻堤只有两米左右了。上面排了几支军队守着。我家有一个砂石厂,当兵的战士们一来就开始用口袋装沙子加高河堤,父亲是党员又是最熟悉水性的,早就被排到前线了。母亲一农村妇女,没多少文化,撒泼阻止部队装我家的沙子,被抓到防洪指挥部关了起来。人命关天的特殊时期,后来,父亲好一顿责骂母亲不识大局。
几天几夜,广播不停的喊着注意安全,时刻准备群众百姓撤离。那时候小根本不晓得这其中的危害。还觉得特别好玩。
3,捉鱼
生在鱼米之乡,鱼是小时候的美味。现在的饲养鱼哪里能和小时候的味道比。我们这里的人,从小都会游泳下河捞鱼。除了我是旱鸭子,家里个个都会。特别是后来超生得来的弟弟,父亲训练他从河这边游到河那边。这可不是一般的河,四大河流之一啊。
小时候见得最多的是看父亲在河里捞鱼。我就蹲在河边,给父亲看衣服,鱼篓。父亲水性极好。沉在水里十几分钟不冒头。开始很害怕,沿着河边焦急呼唤父亲。父亲冒出水面,基本上手里都会抓着一条大大的鱼。他会一边摸开脸上的水珠,一边用力将鱼甩给河岸上的我。
夏天的餐桌上,鱼是从来没有缺席的。母亲会将鱼红烧,或者炖汤做好,等太阳落山,便将餐桌搬到院子的葡萄架下,喊我们吃饭。运气好鱼捕得多了,母亲就铺在烈日之下晒干,留到冬天食用。野生的鱼,味道真的极好,可惜,现在搬离了老家,永远吃不到那个味道了。
父亲的勤劳,鱼也是小时候的经济来源,多半时候,母亲会拿到街上去卖换钱回来。
记忆里最难忘的是,父亲带我们去捞鱼时,我坐在河岸上,望着过往的船只发呆,有船搁浅在河滩上,船上会跳下几个人,背着绳条喊着口号一步一步拉着船往前走,我目送着他们,那是向往的远方。上学读书后,读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总是想起小时候的这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