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来试试评论了几首微诗
文/古不为
目录
●简评宗小白诗歌《城市的雨》★
●简评黄玉生《乡村露天电影》
●颠覆的价值观 ——简评易巧军四行微诗《灯》★
●责任的呐喊 ——赏读辽东天赖《蝉诉》★
●光阴新的化身——砂布和锉刀★
●简评黄玉生微诗《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
●空心灯笼的虚荣——简评卢利斯微诗《形象工程》★
●转合功力尽在结尾一句
——读长林晓歌《北海东炮台遗址》★
●简评神青赶《方便》★
●简评宗小白诗歌《城市的雨》
首先,城市的雨贴合诗人的性别,是女性化的雨,是爱哭爱感伤有个性的雨。于是,就打上了不同于任何别的诗人的诗的烙印。女性化而不是男性的雨,城市而不是山野农村的雨,视线从诺大的天地间聚焦于特定的一隅。
其次,诗歌语言朴素,轻描淡写的行文风格。城市的雨/无非就是这样。信手掂来,娓娓道来,似乎没有任何雕琢和修饰的痕迹。这正是一个诗歌成手驾驭诗歌语言的功力所在,嘴边的家常俚语,分行一排,天然成趣,入文成诗。城市的雨就是这样/常没来由的/关上窗户就哭。简单通俗,亲切自然,却形象生动,诗意翻飞。
第三,城市的雨被贴上去太容易伤感的标签。动不动就会哭一场。替受伤的天空哭一场,替被追赶的小贩哭一场,替可怜的乞丐哭一场。哭到最后,常常会没来由无缘无故关上窗户就哭一场。读者不禁要问,城市的雨为啥这么爱感伤容易感伤?是为现实的残酷和自己的无奈,是为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暖,或者还为了更多的一言难尽。
第四,收口凄楚冷峻。最后一句:惹得我们现在/谁也不去管她了。城市的雨,脆弱的心,太易感伤,常常感伤,动不动就感伤,感伤成了习惯,成了自然。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了。开始或许会去关心一下,久之,就麻木了,不以为意了,任其感伤,任其自生自灭,放养了。那个我们,代指的意象,可就大了去了。给读者一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正是诗歌留白的优势所在。
附录:
城市的雨
城市的雨/无非就是这样
伤感起来/就替高楼切割过的天空/哭一场
替马路上/城管追赶的小贩/哭一场
替路边光着胳膊/面无表情的乞丐/哭一场
城市的雨就是这样/常没来由的/关上窗户就哭
惹得我们现在/谁也不去管她了
●简评黄玉生《乡村露天电影》
玉生君的诗,是挂在枝头等待采摘的熟透的果实,感情、构思、语言、技巧,都已经臻于至善。
此诗正是最恰切的体现。
年龄稍涨一些譬如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都对露天电影不陌生,这首诗就从这个题材切入。
一些语言和一些动作的流行由此诞生/一些爱情也由此诞生。开门见山,不枝不蔓,挥刀就砍。那个年代处于建国初期的二三十年,历尽战火重建,基础极度薄弱,物质条件极度低下。但是,有限的资源,没能阻挡人民群众强烈追求精神和文化的梦想,看露天电影就是一种最流行最时髦的文化生活形式。电影片并不多,比起今天简直是九牛一毛,那是时代性和世界性的制约所致。然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效果,却是十分的理想。绝对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绝对没有黄赌毒污染的影片内容。因为没有具备今天这样对内容频道的随意选择条件,一部片子能反复观看N遍,可不就会把一些经典的语言动作甚至爱情的模式,都给普及了吗?优点也是缺点,缺点也是优点,事物必然具有的两面性毫无例外地呈现于此。今天的文化繁荣,也具有两面性。
多年后/有人挥汗如雨,在藕塘里/挖掘月光和星光隐去的那一部分。转折与收束十分精彩。含蓄,深沉,却又浅白易懂,这是诗歌语言的最终追求。当年没有的那一部分,多年后被挖出来了。虽然挖出来的并非都是鲜美可口的嫩藕,甚至连带出不少污泥,但是,毕竟想要的可供选择的更丰富了更富足了更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了。
另外,此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褒贬,客观真实展示时代变迁的特点。当然,多少还可以隐约窥见作者的时代立场。不过,已经相当客观了。
韵味十足的一流好诗,点灯共赏!
附录:
乡村露天电影
黄玉生
一些语言和一些动作的流行由此诞生
一些爱情也由此诞生
多年后
有人挥汗如雨,在藕塘里
挖掘月光和星光隐去的那一部分
●颠覆的价值观 ——简评易巧军四行微诗《灯》
首先,这是一首口语诗的典范之作。全是大白话,没有运用任何的修辞手法,只是白描叙述事实,罗列生活现象和人生场景。看似无意为之,暗中却巧设机关,让人读后为之惊心,继而引燃思考的火药。一首诗的高下深浅,全在于诗人引燃思考火药数量的多少而定。这首《灯》无疑就引燃了一个弹药库,爆炸后的轰隆声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与之相比,一般的诗歌作品,包括一些所谓大家的诗作,阅读之后却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这首诗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它颠覆了人们普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夜深了,时间切入法,只三个字,引领读者直奔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我相信,这个夜深了,是没有任何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时间表述。只有按摩店的灯还亮着,言外之意,其他店铺和房屋的灯都已经熄灭了。诗人切换镜头,直线快速聚焦到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按摩店。并且,按摩店的灯还亮着,这是一个让读者视觉停留的特写镜头。最后两句,利用两种灯的对比,转合提升诗意。这些灯和路灯没什么两样/也能照亮漆黑的道路。实际上,黑夜大致应有四种灯:路灯,家里的灯,饮食娱乐场所的灯,夜班工作场所的灯。一种灯照亮一种人生。按摩店的灯,照耀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是归于饮食娱乐场所的灯,还是归于夜班工作场所的灯?诗人眼里就五个字,没什么两样,跳出世俗,这也是一种合法的人生。
附录:
灯
易巧军
夜深了
只有按摩店的灯还亮着
这些灯和路灯没什么两样
也能照亮漆黑的道路
●责任的呐喊 ——赏读辽东天赖《蝉诉》
读过辽东天籁的一些微诗,一个总的感觉是,风格稳定成熟,诗意俊朗丰满,贴近生活本真,揭示深刻有力。
这首出自中国诗歌流派网微诗栏目的五行微诗《蝉诉》,很具有代表性。
首先,蝉这个意像代表一个非高层非主流的群体。不过是蝉类而已,混同于蚁族鼠辈,小小的可有可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都当作无聊的聒噪。大声疾呼也好,放声呐喊也罢,哪怕你喊破了喉咙,那些高高在上想着“更大更重要”事情的老爷们公仆们,绝对没有人会在意。甚至,都不屑一顾,都感到无聊,都觉得是噪音,是很烦人的聒噪。如果不驱逐你,不禁锢你,不剿灭你,已经是最大的宽容最多的民主和最崇高的姿态了。不理你,你又能掀起多大的声浪呢?
其次,蝉有强烈的存在感和责任感,有浓厚的主人翁意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哪怕你不在意我的呼喊,哪怕你把我的倾诉不当回事,我也要一如既往地呐喊和倾诉。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存在,就要精彩。于是,依然故我,指点江山。至少,能减少这个世界海一样的寂寞 ,能打破这个世界死一般的沉默。
再其次,呐喊止于当止。一个意思是直到秋后生命终结了,呐喊一生,死而后已;另一个意思是,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世界达到理想的清明盛世,不需要再呐喊了,不需要再鼓与呼了,那时候,秋后,自然会再无我的声息。
附:蝉诉
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光阴新的化身——砂布和锉刀
《微诗微评》无疑是韩总的点将台。沙场秋点兵,此一番点出来许剑桐。于是,流派的天空一颗新星闪出光芒。
以前,没有太注意到许剑桐的诗,这首来自流派网微诗板块的《光阴》,浮出水面的瞬间,就成了夺目的焦点。
此诗成功之处,是具备微诗凝练含蓄形象等等诸多必要条件。但是,之所以能攀升到出类拔萃,必然是由于诗人赋予了时光以崭新的意象。
对陌生意象的具体描写,构成此诗生动的形体和生命。
诗人赋予时光的新生命新形象,究竟是什么?诗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却有细致描写,那就是——砂布和锉刀。
首先,光阴,并不总是如箭。用一句众人嘴边的成语做铺垫,说明光阴还具有飞箭形象以外的新形象。
其次,一把椅子是诗中设置的另一个象征意象,代表世界万物,而世界万物都有从生到死的无限循环。
第三,磋磨一词,是光阴新形象的关键性出场词。暗藏一把锉刀或一张砂布。把世间万物包括人和自然和感情,当然也包括椅子上面的光彩,一点一点,一刀一刀,一下一下,磋磨殆尽。
第四,最后两句转合收笔,坐到椅子上的你,而且冠之以偶尔,说明人和万物一样,人世走一遭,不过都是过客。你,这是诗人的最后一个意象设置,代表具体的人。也可以指代时光的又一个化身。时光,椅子,你,互相磋磨,损毁,又相互依存,构成大千世界。
一句话概括之,此诗最精彩之处,就是诗人赋予了光阴以新的化身——砂布和锉刀,从而使光阴有了新的生命体征。
附录:
《光阴》
许剑桐
光阴,并不总是如箭
有时它就绕着一把椅子
上上下下,磋磨表面的木漆
偶尔坐到椅子上的你
不过是暗中助了一把力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5-22 11:23)
●简评黄玉生微诗《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
360搜索:“在郑州,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词条下面,其中有一篇转于人民日报的文章:
"墙角抽梯式"执法,是一种突破行为底线的恶
近日,一则“城管抽梯致广告牌安装工坠亡”的视频引发关注。1月26日,郑州市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回应称:经调查,当日广告牌安装属违规施工,执法人员将施工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后一名安装工从楼顶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处理决定,对几位执法人员免职、停职处理;同时,相关人员正在配合警方调查。
上述为摘录的一段关于事情概要的文字,对此事进行粗略了解。
微诗立足此事件,抒发诗人的观感,是一位诗人针对热点事件发出微末呼号呐喊或者悲愤的声音。
首先,此诗切入的角度或视角选择独特,不流于俗,奠定了此诗独辟蹊径的内核基础。出手先聚焦锁定那架被城管抽走的梯子。梯子是人们爬高用的工具,在诗中摇身一变,有了别的功能,别的发现,别样风采。
其次,在郑州,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有成为官梯的可能。城管代表执法的***,属于官方力量,是官方的手足耳目的延伸。民工的梯子,摇身变为官梯。官利用权力明抢了民梯,据为官有,岂不就成了官梯?而这个民梯,进官府大院之前,还有可能拐弯走进另一个小院成为另一个民梯;如果不拐弯直接进了大院之后就是官梯了。原路返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会比被盗更大一丁点儿。
最后,这样的结果最好。它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起早摸黑/也不用陪死者的家人一起掉泪。有前面的铺垫,后面顺理成章,顺河而淌,飞流直下,一气呵成,推波助澜,畅快淋漓。梯子做民梯时,就是风里雨里劳作的命,起早摸黑,担惊受怕。主人摔死了,一样陪着悲痛欲绝的亲人流泪悲伤,艰难度日,煎熬日月。而做了官梯,这一切就摆脱的干干净净了,鲤鱼翻身,跳过龙门,身价倍增,天上人间,幸福美满。
一鞭一鞭,抽下去,抽在官梯和官府的脸上。
干预有力,点灯共赏!
附录:
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
黄玉生
在郑州,被城管抽走的那架梯子
有成为官梯的可能
这样的结果最好。它再也不用
担惊受怕,起早摸黑
也不用陪死者的家人一起掉泪
●空心灯笼的虚荣——简评卢利斯微诗《形象工程》
第一,形象工程是树形象的,树谁的形象?城市的,市民的,还是官员的?真正的形象工程,能够树立起的光辉形象首先应该是属于整体的,属于城市的,属于人民的,最后才是个人的。任何脱离集体和人民利益的工程,都很难成为真正的形象工程。譬如苏堤,不为虚荣心而建,不为政绩而建,没有半点私心,只为有益于城市环境,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子孙万代。不是为了树形象的工程,倒成了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修堤人未曾想过扬名,却最终扬名万世。这和当代一些政客的虚荣心、自私欲、捞政绩,形成巨大反差和强烈对比。是为一己之私,还是为全体人民?根本的区别在于出发点的不同。其间截然不同的结果,似乎很容易推理。
第二,形象工程,未必不好。我们认为,判断真正意义上的形象工程有两个标准:一是工程服务人群的多少,二是工程造福时间的长短。服务人群多的,造福时间长的,就是真正的形象工程。反之,就是虚假的形象工程。譬如,人民大会堂,这也是形象工程。目的是什么?树国家形象,树人民形象,不是为了树某一个人的形象,不是为了一天两天。谁能说不好?再譬如三峡大坝,谁能说不好?再譬如万里长城,谁能说不好?好与不好的区别就在于:为公,还是为私;是图眼前,还是为长远。
第三,空心灯笼,未必心空。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为了给人民群众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这没有丝毫问题,也没有任何的不正常。说开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形象工程,因为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它是可有可无的,只图眼前一时虚荣的,甚至是劳民伤财的。
第四,这首诗高在哪里?高就高在,意在言外,说形象工程却远远不止于形象工程,说空心灯笼远远不止于空心灯笼。作者只是通过空心灯笼这一常见的意象,巧妙地去抨击讽刺一种只图表面文章做得好,只顾眼前,只顾一己之私,不顾长远,不顾人民大众和国家利益的官僚政客的丑恶嘴脸。
附录: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简评神青赶《方便》
第一,不只是狗牛马,还有猪羊鸡鸭鹅鱼,甚至蛇虎豹鲤鱼鲨鱼等等更凶残的动物,也在人的捕杀之列。人乃万物之灵,一切非人类,皆是为了人类的口福而存在。总不能反过来吧。其实反过来,也未尝不可,一样的道理。上帝造人,又让人能造刀枪,非人类的其他动物不具备此种能力,何也?答案顺口而出。这不新鲜,人类在自己几千年历史的初期,应该已经得出了答案。
第二,此诗就从不是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狗,牛,马/这些通人性的牲口/宰杀起来方便。狗牛马通人性,其实还有其它更多通人性的,只不过狗牛马走进此诗的镜头里,做了主角和啥啥代表而已。通人性会怎样?会和人在一起生存,离的很近,关系密切,甚至曾经相依为命,彼此都是依靠。接下来,话锋一转,屠刀露脸,杀气腾腾,血流成河。一是因为近,二是因为能杀,所以宰杀起来方便。四一二大屠杀,国共合作,离得太近,就动了手。南昌起义后,离得远了,就不好屠杀了。甚至后来,成了被消灭的对象。第三,有杀起来方便的,就有不方便的。离得近,杀起来方便;离得远,杀起来就不方便。譬如,中国屠夫,想杀美国的狗牛马,不容易,离得远啊。所以,作为不想被宰杀的弱者,最好远离强者。你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靖节先生,深知此道,就远离红尘,落得潇洒自在了。或者,比强者还强,也可不被杀。伊拉克、利比亚等等弱小国家,想不被美国屠杀,学强大的中国不容易,但是,学学伊朗、朝鲜弄点核武器,也行。
嗯,不想被宰杀,就不要做狗牛马。
附录:
方便
神青赶
狗,牛,马
这些通人性的牲口
宰杀起来方便
注:“★”标注星号的文章,曾在2017、2018年的《诗歌周刊》发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