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阳关曲·聂胜琼·别个人人第五程
查看: 970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关曲·聂胜琼·别个人人第五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24 22: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4-1-24 22:14 编辑

那天写《红河谷》时,写到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歌词:

停唱阳关叠
重擎白玉杯
殷勤频致语
牢牢抚君怀

当时因了这句"阳关叠"想起聂胜琼的《鹧鸪天》里有一句: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也提到“阳关曲”。

说起这《阳关曲》,可都是王维惹的祸。

安史之乱前,诗人王维有一个姓元的朋友远赴西北新疆上任,在唐都西安城外,王维送别元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的名篇《送元二使京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一出,立刻有教坊乐师谱曲传唱,名《渭城曲》、《阳关曲》。后被编入乐府,成为当时亲友送别必唱的曲子。从白居易的“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和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等中晚唐诗人作品中多有提到“阳关曲”,可以推断,这个曲子在当时是多么流行。

到了宋代,多有词人按此曲填词,《阳关曲》又成了词牌。秦观有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

可惜的是,唐宋流传的这首《阳关曲》曲谱早散佚,明代恢复汉文化,有人改编了一首琴曲,命名为《阳关曲》,即我们现在听到的《阳关三叠》,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琴曲之一。

何谓"三叠"?以一个基本旋律变化反复,叠唱三次。“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从王维的那首诗开始,“阳关”一词就成了典故,乃送别之意也。

一首短短的绝句,可以对当世和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令人叹为观止且深慕之。

再说说下一个问题。

宋代有个做官的,叫李之问,在京都纳了一个名妓为妾,叫聂胜琼。后来李之问归乡,不敢带着小妾去见老婆,于是二人在莲花楼饯别。
李归家后第五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李之问偷摸把信笺藏了起来,不料被老婆发现了。

李妻读到这首词,“喜其语句清健”,被她的才华和真情所感动,自己掏私房钱帮李之问娶回了聂胜琼。

这是冯梦龙在《情史》中编的喜剧故事,我估计纯特么扯淡。有老婆出钱帮老公娶小三的么。

不过这首词写的是真好,特别后两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有一拼。
这首词,不仅成就了聂胜琼,也便宜了李之问。

聂胜琼,生平不见于史料记载,只因在《全宋词》里存此一首《鹧鸪天》而名传后世。而李之问更是名不见经传,因了小妾的这首词才为后人所知。不知这位李大官人在天之灵,是喜是悲。

我读此词,一直有个疑问:这句“别个人人第五程”,是什么意思?
历来的解释是:“第五程”极言路程之远。

对此我有点怀疑,不太信服。

中国古代,用数字来泛指多、广,大都用三或九,“如是者三”,三思而行,三缄其口,九死一生,九牛一毛。

第五程,到底何意呢?我甚至怀疑这是版本问题,以讹传讹的结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22:14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12
提个小小建议,根据题目的内容,标题中的顿点莫若换成逗号。

桂子好。我改成隔点了。

·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4 22:19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17
五经易通,一味难得。
没有查资料,当从字面理解,:“别个人人第五程”和阳关三叠一样,是一种咏叹兼合拍 ...

嗯.我也想到过.也许因为我不懂韵律,才会有这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4 22:22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17
五经易通,一味难得。
没有查资料,当从字面理解,:“别个人人第五程”和阳关三叠一样,是一种咏叹兼合拍 ...


写这个帖子,和读这个帖子,可以听三首音乐,读两首诗词.

我就是听着音乐写的.

琴曲《阳关三叠》,邓丽君的《有谁知我此时情》,《何日君再来》。

玩论坛于我,这是一大乐趣。

温故知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4 22:31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27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长恨歌》里也有用“五”的地方。

嗯,我查过了关于"五",
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五行,五色,五方.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彩虽有黄、青、白、红和黑色的基数,也是泛指.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4 22:33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30
诗歌读起来廖远一些,歌更贴近生活。
有旋律的鼓舞,尤其听歌唱歌的时候,感同身受

诗歌读起来廖远一些.
-----------------------
嗯,文学,特别是诗歌,有它独特的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4 22:42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38
诗歌,更适合孤独者。
歌曲,有点娱乐化。

我不太懂诗歌,至少不会写.

但歌曲,也不都是用来娱乐的.也能听出孤独.唱出孤独.

诗词在过去也都是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4 23:04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2:47
这个也对,每个时代都有适合那个时代的文学表达方式。
但诗歌的小众和歌曲的大众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一种艺术形式的小众和大众,我的理解,更多的是时代因素.

诗曾经大众.殿堂音乐和歌曲,也曾经小众.

当今,媒体的发展,让诗小众了.让歌曲大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4 23:53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4 23:22
这个存疑。
诗歌在某一时期的大众不是普及,是对诗歌这种自热而然的文学表达方式的热爱,诗歌的大众,也 ...

诗、歌、舞蹈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小众和大众的概念需要捋一下。创作者还是受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5 0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5 00:02
受众吧,作品一经传世,和创作者的关联度就不大了。
诗,歌 ,舞,伎源于同门不假,嗣后的发展却各有千秋 ...

诗歌的受众少么?

如果从受众的角度,诗歌,歌曲都不是小众的东西。现代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一首现代诗。

比如罗大佑。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5 0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4-1-25 00:02
受众吧,作品一经传世,和创作者的关联度就不大了。
诗,歌 ,舞,伎源于同门不假,嗣后的发展却各有千秋 ...

今天太晚了,休息吧。

改天就这个话题好好聊。

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25 09:07 |只看该作者
一谈到学问尤其是国学
四哥就满腹经纶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一直好崇拜的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25 09:13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说这三年多来你对我的影响深大
我在生活中为人处事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都有你言行的痕迹
受益非浅
谢谢四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7 17:19 |只看该作者
曲高和寡,清莲立于明月之夜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29 23: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醉哥笔误,是《送元儿使安西》,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31 13: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哥,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2-12 16:25 |只看该作者
风之舞. 发表于 2014-1-29 23:35
醉哥笔误,是《送元儿使安西》,呵呵

{:soso_e140:}
不可能.

你从哪儿看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2-12 18:01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4-2-12 16:25
不可能.

你从哪儿看到的?

的确是安西。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2-12 20:49 |只看该作者
祝大哥元宵节、情人节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2-13 18:19 |只看该作者
雪梦 发表于 2014-2-12 18:01
的确是安西。

嗯.

京西是笔误.我以为说元二.

我去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2-13 18:20 |只看该作者
已经不能修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2-13 18:21 |只看该作者
金花婆婆 发表于 2014-1-31 13:03
四哥,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2-13 21:4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2-15 16:51 |只看该作者
清雅 发表于 2014-2-13 21:42

问好清雅老师.

几次看到清雅老师的跟帖,都没认真回复.

重色轻友了.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2-16 07:2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4-2-15 16:51
问好清雅老师.

几次看到清雅老师的跟帖,都没认真回复.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2-18 08:57 |只看该作者
别个人人第五程……
李归家后第五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
~~~~~~~~~~~~~~~~~~~~~~~
可以解为路程遥远~但从全诗来看~~李别聂后五天~也可理解为天~但写诗填词讲究的是格律平仄 因此用程~在此诗中天和程的意义是一样的~第五程 我理解的是第五天~别了那个人第五天了~(仅仅是个见哈)
就像一部红楼梦 一百个人读 有一百个人的见解~每个人读诗也有每个人的理解~~而当事人当时的思想和意思只有当事 当时知晓~后人只能凭诗揣摩~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2-18 09:39 |只看该作者
晕哒~开着两个页面~一没留神回复道这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