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答案】001 无解
散文的“散”,应该是形散神不散,高明的作者会草蛇灰线,一根若有若无的细线永远拽在手中。
该文类似时评小文,如作者自己所言“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结果是事事浅浮于表,未曾鞭及内里。
作者应该是六星老人,初心是抛砖引玉,其情可嘉。
评分:8分
02 【答案】002 我们一直在长大
这篇与01号作品类似。过于宏大的叙事,容易陷入大而无当的尴尬境地。
从《父与女》的短视频作为开篇视角,这个点实际与下面的正文主题并不相符,有硬凑之嫌。
散文与小说不同。小说力求故事的完整性,而散文是通过一个点再引起一个点、一个面,它未必要求展示全貌,但要求有独特的视角,有打动人心的饱满细节。
评分:7.8分
03 【答案】003 无底的夜
有点意思,但与本次征文主题不符。
评分:5分
04 【答案】004 真痛
作者以对话方式把母女情深娓娓展开,文字遣词造句颇有特色,营造的现场感很有力度。
文中的母亲是传统女人,活得小心而谨慎。在女儿面前,由于对疫情的信息差,她时时流露出服从感。这种服从感,作者虽然没有深挖,但读者自然能体会到时代更迭大背景下老年人无所适从的慌乱。
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唯独母亲的老去,像她“速度起不来,摆出了快的样子”,像她因眼花而未洗净的杯子,也像条丑狗,在时光的飞逝中,不可逆转地面临凋零。
也许作者可以换个角度,在余下的与母亲相伴光阴中,不是“真痛”,而是“真幸福”。
评分:8.5分
05 【答案】005 意外
小文唠的是家常。口语化句子较多,断句使得阅读感不畅。文字平且寡淡。
作为散文,比较失败。
作为小说,也比较失败。
作为婚姻情感专家,好像也无警示作用。
每一个选择于当下而言,都是最优。时过境迁,最优或许会变成最差。婚姻就像开盲盒,不到最后时刻,你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啥,所以要允许一切发生。
评分:7.5分
06 【答案】006 竹山行
竹山行,疫情之下的小偷欢,描的是山,绘的是友情、是夫妻情,浓墨于竹子的各种形态,重彩在竹子不同角度下的美。
字很空灵很细腻,看得出作者用心去精雕细琢,结尾汤汁收得恰到好处。
文中与女友踹竹笋这个章节,感觉到作者对文字的整体风格把握还欠火候。在描写竹子各种形态时,也觉察到作者没克制住表达欲,用力过猛。
散文中,最高级的写法是:克制。于无声处见惊雷。
评分:8.6分
07 【答案】007 变
小文像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心灵对话,但只有框架没有血肉支撑的小文,仅具备文字堆砌美感,却无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输出,也没有传递变化过程中某个尖锐的疼痛。
面面俱到乃行文大忌,作者什么都说了,那意味着留给读者的空间就不多了。留白,是艺术情趣,也是技法体现。
评分:7.8分
08 【答案】008 弹指一挥
写母爱的角度很新颖。
写算命先生也是别致,算或不算,皆为命。
写女子在婚姻中所面临的背叛与不忠,没有哀伤,没有怨恨,如风拂湖面,微澜。
散文的概念比较宽泛,这篇可以算散文,也可以算小说。此篇贵在作者是个很有想法的写手。
评分:8.5分
09 【答案】009 隔墙有耳
这是一篇框架和内容都比较成熟的作品,有头有尾有须有发,除了一二错别字,其他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文字表达也很克制,近乎白描的对话反映父爱如山,展现作者文字驾驭能力。
歌颂父爱的作品很多,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意,可见作者是个有心人:一个出轨离婚潦倒的中年男子,一个陪儿子居住乡下老屋的父亲,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一顿日常的人间晚饭,有了这绵延的父爱,再艰难的困境也能慢慢走出去。
要说瑕疵,这篇像散文少一点,像小说多一点。
评分:8.7分
10 【答案】010 爱
与9号作品类似,10号作品写母爱。
对比看,就知道9号作品角度的刁钻了。
单独看这篇,行文中规中矩,虽无出彩,但也未出错。
作者把心思埋藏得很深,“一丝若有若无的小女人气息”和“母亲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吧”,这种理解是同为女性、同为母亲身份------类似朋友式的理解支持,还有衷心祝福,在母与子的基础上更增添加一份厚重。真情实感,最动容。
评分:8.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