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脚着吧,点评文字,犹如吃大餐,众口难调。
比如我,听说一个评委是导演,就琢磨着作品最好有点玄乎,有点画面感,结合疫情还得留点大白,就写了无底的夜。症状是无底的海,为了形容长夜漫漫难熬,就改成了夜,当然,夜还有别的意思,你懂得,比如那句“天黑路远小心路滑”,这是其一。
其二,最后一句,不仅点题,而且令人遐想。“夜”这个字,究竟是象形还是拟声?夜下是一个夕阳的夕,里面有一点,像不像一只鱼的眼睛?像不像月亮?有一首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你看,你看,月亮的眼。
我承认我骚,就像段教授说我轻薄。轻薄是啥,流氓。我骚只是骚在文字上,虽然骨子里也的确很骚。因此,我想,夜里,不能没有月亮。
既然有月亮,就有嫦娥,有嫦娥孤身一人,可怜兮兮的,不如撮合吴刚她俩“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想,如果不是小刀评委代替那个导演,或许我的无底的夜甚至可以改编成电视剧,导演需要剧本的嘛。人算不如天算,导演没来,来了个不懂风情的女汉子,小刀飞舞,人头落地。
小刀喜欢吃什么,我不知道,所以拿不出她爱吃的菜。由此联想,高考押题是没有用的,这也是为何零分作文有时反而更受欢迎。
四个评委,两个爱吃荤,两个爱吃素。你端上来荤菜给爱吃素菜的评委,人家肯定掀桌子。所以不少赶考的厨子们做出荤素搭配,比如胡萝卜炖牛肉,西红柿炒鸡蛋,倒是兼顾了评委,但是哪个评委也不会给你高分,因此不少作品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换句话说,就是毫无存在感。
同行是冤家,这是指台下。台面上谁也不能撕破脸不是,所以评委们也会官官相护。你看,你仔细看,是不是有的评委连点评都及其相似?比如“裁剪”这个词,换个说法不好吗?
考试,免不了抄作业。一些选手一边喊着太难了,一边看别人怎么写,把别人的优点记下,把别人的缺点克服,居然后来居上写出来了比被参考作品更好的文章。你若说他抄作业,他肯定不服。“就你能写日记,我就不能啊?”俨然疙瘩汤炖豆腐,巧了。
竹山行太美,美到雕刻痕迹一览无遗。美到维纳斯的断臂都给接上了。评委一看,好!特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