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查看: 123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2-15 06: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 一作:一手)
/
落花阶台无缘扫,田陌菜园苗手栽。
水稻汩汩肥鱼硕,青山伏蜿苍翠浓。
……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
桑麻风花梧桐摇,一带香气蔷薇花。
莺啼几醒痴春梦,半梦半醒笑年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2-15 06: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作。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 〔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 一作:一手)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15 06: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2-15 06: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2-15 06: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过去人讲王安石此二诗,只注意其第一首,其实第二首亦有佳处。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桑条索漠”犹王维《渭川田家》所谓的“蚕眠桑叶稀”i指桑叶少而显得冷落无生气,属枯寂之静态,“柳花繁”者,犹晏殊《踏莎行》所谓的“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属缤纷之动态:此一句诉诸视觉。“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第三句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最后一句点明身在何处,却从反面说开去。这末一句不仅写出作者同杨德逢彼此不拘形迹,而且连宾至如归的情意也和盘托出,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总之,此二诗前一首于着力处见功夫,后一首却于平淡处见火候。必两首连读,始能察作者谋篇之妙。只选一首,似不无遗珠之憾。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2-15 06: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2-15 06: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2-15 06: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

迷雾飘渺罩山峰,远看朦胧近清楚。
庐山瀑布真名胜,李白诗句点缀成。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2-15 06: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06:11
题西林壁

迷雾飘渺罩山峰,远看朦胧近清楚。

和原作。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2-15 06: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谁能解赏西湖美?水平如镜。画舸徐移。琴筝玉调向天飞。
凭阑把酒闲梦处,落日金晖。烟波浩渺。且伴白鸥花丛醉。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2-15 06: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06:12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谁能解赏西湖美?水平如镜。画舸徐移。琴筝玉调向天飞。

和原作。欧阳修〔宋代〕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2-15 08:50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2-15 09: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别曲

长江碧水春自蓝,莲叶团密似铜钱。
君曾栽种堤上树,怎奈难系行远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2-15 0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09:12
春别曲

长江碧水春自蓝,莲叶团密似铜钱。

和原作。张籍〔唐代〕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2-15 0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12-15 08:50
好诗好诗

初访贵地,谢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2-15 0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声橹摇轻,岸上草吟,碧桃又开满树香。芳菲丽色易醉肠,那堪舟行。
萦梦故乡月,醒愁难解。一番曲湾山与水。万里游历漂到海,莫回头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2-15 09: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09:13
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声橹摇轻,岸上草吟,碧桃又开满树香。芳 ...

和原作。左辅 〔清代〕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2-15 09:18 |只看该作者

是我该谢楼主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2-15 10: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唐代〕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
对句:吴越楚娇纷斗妍,几只莲舟汇江岸。
浦口芙蓉曾似雪,月光流水美人来。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对句:绿裙香荷一碧水,芙蓉娇艳满池栽。
一阵风过星云开,曼妙歌声公子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2-15 10: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12-15 09:18
是我该谢楼主支持

好的!那我就经常在这里发文了……^_^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2-15 10: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下凉风,台上明月,几回醉酒迷路处。倚石听海涛如颂,刹那海、珍贝叶多。
东家喜宴,西邻登科,一片欢语笑声。风吹稻香又丰年,农家乐、一天醇和。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2-15 10: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10:15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下凉风,台上明月,几回醉酒迷路处。倚石听海涛如颂,刹那海、珍贝叶多。

和原作。辛弃疾〔宋代〕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2-15 10:4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2-15 11: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晚

池上水涟漪,鸳鸯浴红衣。
蝶迷花丛艳,燕穿柳丝飞。
忆起过往梦,知交半零落。
感怀追夕阳,杖立暮云低。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2-15 11: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11:03
春晚

池上水涟漪,鸳鸯浴红衣。

和原作。左纬〔宋代〕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2-15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2-12-15 10:49

欢迎信真友!中午好……^_^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2-15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白帝

白帝城中云昏昏,顷刻大雨若覆盆。
峡江水激巨流急,两岸苍崖猿声哀。
战马已死肥马逸,千村零落人丁稀。
可怜留妇负税累,恸哭胜过孟姜女。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2-15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5 11:05
白帝

白帝城中云昏昏,顷刻大雨若覆盆。

和原作。杜甫 〔唐代〕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2-15 11:26 |只看该作者
好佩服楼主呀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2-15 12: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把酒残阳落,休休沐西风。金霞万朵,天边欲坠海芙蓉。千里暮江帆鸥,一片离箫别声,征鸿正南行。星星人间客,人在扶醉楼。
狂飚风,江湖客,燕不识。虚生若沫,幽处还记老洞庙。一世谁是豪杰?多少泛舟五湖,去钓中州月。回首俱摇头,怆然博一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