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名垂千古,不只因为他的才情和词赋,还因为他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因为那首写尽弱者无奈的《七步诗》。 成全曹植身后英名的不是别人,正是父亲内定的接班人、亲二哥曹丕。 作为新继位的魏王,曹丕比父亲更有野心,手段更加毒辣。尤其是在打击异己、巩固地位方面,丝毫不曾手软。 曹丕首先要收拾的,是自己的几个亲弟弟。 第一个往枪口上撞的,是手握重兵的三弟曹彰。 曹彰这小子也真够嚣张,竟然以奔丧为名,亲率十万大军直奔魏都许昌而来,明目张胆要和二哥争权夺位。 曹丕虽然阴险,但这次却是真的慌了,不得不依仗司马懿出面摆平此事。 司马懿确实是弄权的高手,一手挥舞大棒子,一手拿着胡萝卜,不仅彻底扼杀了曹彰的谋反之心,还让曹彰乖乖地交出了兵权,只身一个进城奔丧,并顺带向二哥表示不二忠心。 搞定了曹彰,曹丕又将目光投向不掌兵权只会笔墨的四弟曹植。因为在曹丕看来,笔墨比刀枪更有力量。 这一点,曹丕的头脑足够清醒,认识也足够到位。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靠武力可能侥幸得到天下,但把控大局、治国理政、维护政权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最终要靠文化底蕴、靠路线方针、靠行动纲领、靠道德法制。这一切,都以学识和才气为外壳,于是世界各国才逐步走到文官治国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历经屈辱与抗争,充斥着战争与苦难,清王朝被推翻后的军阀混战也好,包括持续多年的国共之争,本质上还是文化理念的冲突和路线方针的较劲,蒋介石最终输给毛泽东也并非军事因素,而是后者的文化素养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胸怀气度远远超越前者,最终喜欢诗词歌赋的教书先生打败了极度迷恋武力的军校长官。 正是意识到了文化的力量,曹丕才对手足痛下杀手。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作为政治流氓,曹丕自认有点文化,所谓文人相轻,既有文化又有野心的曹丕,自然不会对更有文化的曹植客气半分,使起手段来毫不心软。 更何况,恃才自傲的曹植确实表现得很过分,既不回来为父亲曹操奔丧,也不向父亲的接班人、二哥曹丕道贺,甚至许褚奉命前往拿他问罪时,依然狂傲得无边无际,喝令许褚要么杀了自己,要么给自己跪下,根本不把二哥的命令当回事。 文人易出软骨头,但也有坚硬如铁、永不妥协的文人。比如曹植,明明感受到了来自二哥的恐吓,依然坚称自己身后的诗文可以流芳百世,说什么多活一日不长、少活一日不短,俨然一副不惧权贵、看透生死的洒脱模样。 内心深处,曹植并不想死。除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留恋,手足相残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事,但作为有骨气的文人,即便不想死,曹植也要表现出不怕死的气度。 曹植不怕死,他的老母亲却怕得要命,哀求曹丕放过一母同胞的四弟,否则自己会随丈夫曹操而去。 曹丕表示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但部属却强调王者无情,决不能心软,否则难以服众。 在权力和亲情面前,曹丕左右为难,不得不拿曹植不给父亲奔丧为名,令其七步之内赋诗一首,否则必杀不赦。 除了时间上的限制,曹丕对诗的内容要求也很苛刻:以兄弟为题,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 这哪个命题作文?分明就是催命符! 曹丕的用意很明显也很阴毒。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等待曹植的,只能人任人宰割。 哪知曹植太有才了,真正的名不虚传。七步之内,他硬是含泪吟出了“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绝句。 浓浓的骨肉亲情,滴血的深情呐喊,曹植的诗赋最终打动了曹丕,决定免其死罪,贬其官职,避免了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 收拾完两个弟弟,曹丕把防范工作转移到自己的老师司马懿身上。 曹丕原封不动地继承了父亲曹操谁都不信、怀疑一切的优良传统,对自己的恩师司马懿玩起了美人计。 美女静姝就这样走进司马懿的生活,开始了默默无闻的潜伏生涯。 站在君王的角度思考,曹丕的上述举动无可厚非。除非是扶不起的阿斗,换成别人也会这样。 王者无情,皇帝无义。作为某个领域、某个时段的最高统治者,六亲不认的暴政往往是最为有效的固权手段 所以,不必羡慕豪门中人,他们得到的物质最多,但失去的亲情也最多。 所以,不必懊悔出身寒门,那些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足以让人受益终生。 2011年8月8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9月18日晨完善于河南信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