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喜爱水。山崇高持固,以其深厚而滋养万物,仁者由此联想到平和安静、心怀仁德而欣喜;水奔流不息,以其顺势而周流无滞,智者由此联想到顺势而动、随时应变而快乐。此二句互文见义:仁爱而有智慧的人从自然山水中看到自己的天性和追求,乃至看到自己精神的映照,所以见山水而欣悦。这是君子修养的两方面,是君子比德于山水进而移情山水带来的拟人化的自然之美以及赏会之乐。山水因此联系着人类美好的情感,成为常见的审美意象,而徜徉于山水也成为文人修养身心的重要方式。比德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 ++++++++++++++++++++++++++= 以上为百度的注释,可以借鉴。 喜欢山的人,勇于负重前行,不断攀升,不畏艰难。由于乐山的人目标注意力全放在到达山顶,途中经历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是越过即止,不放在心中。这样的心胸在百姓之中就是彰显不计较任何人和事。这样的人就是百姓认定的“仁”。 喜欢水人,喜欢水的安静,微波涟漪,喜欢水的自洁与润物功能,喜欢水的囤积,喜欢水的适应性,喜欢水的狂暴。在什么状态下,选择什么应对,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智”。 宽阔的水,代表足智并心胸宽广 山长,代表视野远大,仁意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