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2-3-30 23:29 编辑
春江说,你吃着天价菜,还替上海洗地。
言下之意,春江认为上海的精准防控就是笑话,一旦疫情出现,封城就是唯一手段。他看到一个吃着天价菜的P民,还在替导致她吃天价菜的上海洗地时,笑得花枝乱颤:这不就被人卖了还数钱之典型么?
瞅瞅,我要把春江这种单一思维赖到”最近眼里只有小徐“的小徐头上,小徐也会表示嫌弃。这次给小徐的脑回路松松土,为了让她赶紧离开春江。
封城是最好的措施吗?答案非但不是最好措施,而是最次及最后选择。
很多城市没有试错机会和试错成本,先前的管理也一直是一刀切的严防死控,一旦出现疫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封城既然是最后手段,那直接来个抄底。
春江的单一思维是,他看到封城实效后,即判定封城是最好的手段。他大概没想过,封城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样条件才能封城?最严格的封城措施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该不该封城中间包涵多少任意性和猜测性?
上海是一步一步走到不得不封城的地步,她穷尽了各种办法,最后选择封城。这与其他城市创造性、恐慌式封城,有着质的区别。
人们呼唤封城,是因为比起实质性、可见性的危险,他们更害怕在不确定的危险中反反复复,由此倍受煎熬,所以他们心理上宁可接受封城,也不接受上海式尝试。
上海人也是人,也会在不曾经历过的疫情阴影笼罩下,进行哄抢式过度囤货。
天价菜就是封城带来的副作用。封城的副作用中,天价菜不过是碟小菜,因为它毕竟无害,也只存在于某一时间段,但每每爆出急重症患者因就医无门而死亡的例子,除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的感叹,再怒斥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之外,你还能做什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庆幸自己运气不错。还有,对阳性确诊患者的歧视,已经见得太多。
我们确实也应该把"生命“放在首位,甚至一切防疫措施都围绕这一命题。但一个个餐饮馆的倒闭,一个个微小企业的无声消失,一位位老人的艰难买菜路和求医路,都发生在模糊的大而化之的封城里面,他们甚至还没能发出一声悲鸣,就已消失在茫茫黑夜。
所以,请向上海保持敬意。她今天所付出的代价,是为了明天能走得更远。而你的嘲笑,分文不值。
这次我替小徐,勉为其难包容一下春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