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多少年前,我还是个独自旅行的背包客,出远门会穿上厚底厚壳的鞋子防坏人,在绍兴问拉着我串巷穿街的三轮车师傅:
"绍兴什么东西最好吃?"
"好蛤粑谷。"这四个字听起来佶屈聱牙,就像三轮车爬坡一样吃力,却又吱吱嘎嘎个不停,最终还是爬上坡来,斜倚着一棵树或者一个墙角,我终于明白,最好吃的是"红烧排骨"。
那时候我不会做饭,离开学会第一道炒土豆丝还有好多年头。等我学会炒土豆丝与鱼香肉丝,便开始学作红烧排骨。
最传统的红烧排骨其实吧是一道凉菜,就像孔乙己喝酒随时端上案来的茴香豆,一次作好多,分好多次随时食用。现在的红烧排骨给烧成热菜品,这是饮食习惯的时代变化与地域特色。
因为是凉菜,像茴香豆一样叉开手指捏到嘴里,所以红烧排骨的第一个特点是干爽,不粘手,第二个特点是肉骨分离,肋骨很容易从肉里轻轻咬出来。现在作热菜红烧排骨,为了保持第一个传统,我见过挂糊的,就像干炸里脊一样给排骨挂一层薄薄的软糊或者硬糊或者脆糊,这是在凉菜改革为热菜后尽力保持不沾手。还有些红烧排骨的作法却是不但粘手而且沾嘴,裹叠上番茄酱等等,肉肉软软,缺少了骨感。
别说作菜渐渐失去一些精微,连人的性别都不容易分清。我的外甥和儿子跟我一起出门儿,满大街都有很高的回头率,还会啧啧称奇:看看那俩小妮子真秀丽。外甥和儿子会笑着看看我和女儿的大肥脸说,夸你俩呢。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自己是什么人,别人的物议不改我们本色。作菜也讲本味。红烧,古代来其实是保鲜保本味的一种手段,把肉或鱼红烧的外干脆里鲜嫩。图省事时可以凉吃。若想热食,又可以随时回锅,生出许多变式:既可以佐以糖醋汁变成糖醋排骨,也能辅以豆腐粉条白菜香菇等等,那就是炖菜。唯本色也者堪称大英雄,唯本味浓也者方能入大宴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