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都流向中国?“人才流失”一词无法概括的现状》。此篇是日本一家叫TBS新闻的媒体于11月7日发表的文章。其中提到,今年8月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全盘迁往中国,入驻上海理工大学。在上海理工大学官网也可以查到这则消息:藤岛昭教授及其团队聘任仪式于8月30日举行。
这次“全盘迁徙”在学术界不亚于一次核爆。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藤岛昭的分量,这么说吧,他已经不是“大牛”一词能匹配的了,他是光触媒反应的发现者、光催化之父、数次获诺奖提名的光化学家。1986年任东京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如果你学的是光化学方向,就会经常看到以他名字命名的定理或效应。
中国引入藤岛昭,除了他学术上的成就之外,更看重他在学术圈的影响力和资源。光在国内,他就带出了刘忠范、姚建年、江雷三位院士,在国际上更是桃李遍天下。这对上海理工整所大学的地位提升都会带来很大帮助。
所以上海理工大学也是待之以礼,准备花几个亿专门给他建一个研究所。
像藤岛昭这样的重量级科学家来中国,近几年已屡见不鲜。前些年是青年学者居多,这几年顶级大牛也多了起来。例如日本的脑神经科学家御子柴克彦,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天皇奖得主,加入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他和藤岛昭都是未来非常有希望拿诺奖的日本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