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头顶碓窝子唱戏——吃亏不讨好。"
碓窝子,是土语。书面语是"石臼"。用来舂米,打糍粑用。
一个碓窝子大概一百五十多斤。顶在头上够呛,还要去唱戏,指定费力不讨好。
单纯的一个碓窝子给谁,都舂不好米,打不好糍粑。
我家以前有一个碓窝子,下面破了,爷爷就用水泥(那时叫洋灰)糊上。用了一段时间,水泥还是掉了。
我家东北墙角以前遭小偷打盗洞,地基差。一根桑树棍做的撑子,抵在东北墙面。那个碓窝子,就坠在桑树棍上。
舂米,必须有碓锥。碓锥三十多厘米长,十斤左右重。父亲说,儿时常用这个舂米。父亲现在垂垂老矣,胳膊还是那么壮实,与幼年常用碓锥有关。
至于打糍粑,最少须得三个健壮男人,每人手执一根木棍,把蒸熟的糯米饭捣杵成黏糊糊的糍粑要二十多分钟。我十五六岁时,和大人打糍粑就感觉很吃力。有人还一语双关地说着荤话"小孩子打什么糍粑,那是大人的事。"
世间万事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人"字,一撇一捺,相扶终生才是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