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1-8-27 20:54 编辑
教小孩数数,是每个家长都有的经历。记得小时候见过用绳穿高粱秆,给孩子学习数数的朴素工具。可别小看0、1、2、3、4、5、6、7、8、9这几个的阿拉伯数字,却支持起高深无比的数学王国,那被称为皇冠上明珠的,就是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贡献成为多少人学习的榜样,一直激励着多少人的追求。
吴文俊在拓扑学上的贡献,也令人瞩目,荣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翁文波的预测学,通过数字揭示未来的神秘,天数不可违,一切真的都有定数。
作为学生都上过体育课,参加过军训。跑操步伐要踏着口号,才能整齐划一。而阅兵式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那威严的步伐无不有着数字的功劳。121、121、1212121,间或喊着1-2-3-4!有过当兵经历的人更是有体会,声势浩大,振奋人心!航天器发射的倒计时,也扣人心弦,期待满满!
而如果有的人,在教小孩子数数的时候,脑思路走火,想到”13、14“的经典故事,忍俊不止的,被孩子一脸无辜不解地反问,“**你笑啥啊?“
不知道心里是种啥感觉?能解释吗?或许能搪塞一句,”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哈哈!俨然成为完美的传承了。
季羡林以九十多岁的积累告诉我们:我深知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乍看上去,这个看法的智商只能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水平。这就等于说“每个人都必须吃饭”那样既真实又平庸。
可是事实上我顿悟到这个真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的。
我从来就不是性善说的信徒,毋宁说我是倾向性恶说的。古书上说“天命之谓性”,“性”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本能”,而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力求生存和发展,这难免引起生物之间的矛盾,性善又何从谈起呢?
那么,什么又叫做“坏人”呢?记得鲁迅曾说过,干损人利己的事还可以理解,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千万干不得。我现在利用鲁迅的话来给坏人作一个界定:干损人利己的事是坏人,而干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则是坏人之尤者。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鲁迅翻译的《小约翰》里讲到一个有毒的蘑菇听人说它有毒,它说:这是人话。毒蘑菇和一切苍蝇、蚊子,臭虫等等,都不认为自己有毒。说它们有毒,它们大概也会认为:这是人话。可是被群众公推为坏人的人,他们难道能说:说他们是坏人的都是人话吗?如果这是“人话”的话,那么他们自己又是什么呢?
根据我的观察,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像形而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自己既非生物学家,又非生理学家,只能凭空臆断。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了我的嘴。
狗改不了吃屎,是一句老话,从宠物来看已是今非昔比。但本性难移,则或许有些道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