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1-5-15 15:04 编辑
【那些哲学怪咖们01】罗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 文:公理力
写帖十余年,一直不愿轻易触碰哲学类主题,即使偶尔遇到这类帖子,也往往三缄其口。倒不是因为什么曾经沧海,其实,就是懒惰了,无意再陷入这类无底“泥潭”——那些个烧脑、玄而又玄的深奥、晦涩理论中!
因此,请不要期望这个系列会有多少哲学范儿。在此,有必要明确一下这个事情的基本定位:该系列不会是一个哲学大咖们深奥、晦涩理论的搬砖式系统汇集,而宁愿是一个从门外汉的视角审视哲学怪人们的管窥。系列标题用“那些哲学怪咖们”,而不是“大咖们”,已经暗示了旁观者这个角度。这是一个本人感到舒服的角度,希望也是对此有兴趣的版友们感到舒服的视角。
至于为啥是这个视角,主要也不是考虑什么可读性,或照顾大家的阅读兴趣。问题的重点是,哲学对普通人究竟有啥用?
人的社会角色大致有两个:工作者和生活者。作为工作者,有成为专家的客观需要。哪怕是一位清洁工,也有做到专家水准的必要性——从社会生存竞争中保持不败的角度。正如日本成田机场那位了不起的女士,她有能耐让一个每天都有上十万客流的老旧机场保持一尘不染!这已经是一位专家的典范。
而作为生活者,应该有成为“百科全书”的梦想。要轻松搞定生活中每一件令你伤脑筋的大事,或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百科全书般的积累——虽面面俱到,但所有的面均“不求甚解”,那真不行。明白了人生这两个角色的分野,哲学对于芸芸众生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试图如专家一般去弄清哲学大家们的整体理论体系,除了极少数爱好者,一般人也如此这般,那只能是病了。如果说浅尝辄止过于儿戏的话,只需关注那些具有现实启迪意义的部分,才是可取的态度。
(这个开场白有点长,本应是上篇引言中的内容,帖子写得随意,只能放在这里了。)
下面介绍本篇主角儿。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 -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罗素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数学和哲学两个荣誉学位。此公学识渊博,通晓学科之多是现代学者中少见的。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均有建树。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令其跻身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列。杜威在《现代三个哲学家》讲演中曾多次推崇罗素,称其为西洋三大哲学家之一。
1950年,因积极参与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婚姻与道德》。
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并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长达9个月之久。其讲稿:《罗素五大讲演》曾在中国出版。回国后,罗素还写出了《中国问题》一书 ,使他成了西方最走红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
尤为难得的是,在当年中国最孱弱的时候,该书就预言中国必将崛起,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他期待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在把强敌扫地出门时,也能留住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文尔雅,恭敬有礼之风,率真平和之气”。他同时告诫中国人不可采取的两个极端态度——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
而本系列首位大咖就选罗素,并非因为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或作为社会活动家,以及诺奖获得者的荣誉,而是因为他那部见解独到的《西方哲学史》(见文末图),本系列将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反映该书对各位哲学大家们的评价。而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国内编写的《简明欧洲哲学史》(朱德生、李真主编)。
关于罗素这部哲学史的与众不同之处,从其完整书名“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中即可略见一斑。该专著原稿是作者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一讲座而写。他在英国版序言中有这样的表述:
“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部其目的与我所定下的完全相同。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在大多数哲学史中,每一个哲学家都仿佛是出现于真空中:除了顶多和早先的哲学家思想有些联系外,他们的见解总是被描述得好像和其它方面没有关系似的。与此相反,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我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这里的表述不只是对该哲学史特点的界定,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罗素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哲学家(亦包括所有人)是环境的产物!
在公某看来,这是对个体人演变原因最到位的解释。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同样具有真理性。
除罗素谈到的本书特点外,公某感到还有两个特点。
1)特别注重哲学思想历史渊源的梳理,对各哲学派别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亲缘关系,阐述较详尽。
2)对于不同哲学家采用并非一致的评鉴标准。对于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康德、黑格尔等,虽花较大篇幅评介,但并非大加推崇,相反,相当苛刻,有时简直是吹毛求疵。而对于个别并不引人注目的哲学家,却出人意料地给予很高评价——相对于他们的成就而言,如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普洛提诺,甚至对并非哲学家的马基雅维利也颇费了一番口舌。
而在美国版序言中,他也坦承:“这种观点的后果之一就是:它给与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往往并不就是他的哲学优异性所应得的地位。例如,就我而言,我认为斯宾诺莎是比洛克更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影响却小得多,因此,我处理他就要比处理洛克简略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