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3-7 00:21 编辑
尊敬的各位评委、可敬的对方辩友、可爱的各位瓜客、以及亲爱的啦啦队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代表亲近队作一辩发言。
首先就辩题开宗明义。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网络”一词最早在199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用于定义电学中的网络。现在一般指三网:电信网络、有限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它具有强大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享受。亲近,是指关系的双方相互信任,亲密接近。从大的向度上说,可以指向地球村上的全人类。而从另一方面这种密切关系则是指向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感情、以至于心灵。
电影《超时空接触》中,爱罗薇博士问她父亲:在宇宙中我们是孤单的吗?
萨特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而史铁生说,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人不仅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是一个个分开着被抛来的。从现象上看人是孤独的,孤独的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最终也会孤独地离开,即使身边亲人围绕。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纠缠”对万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神秘的默契或说存在着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却给出了一些与上面说法相反的想象空间的指引,但其描述的毕竟是微观世界的特性。而波姆的全息理论则开启了一个看待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境地的全新视角。他认为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包括我们在看起来时像是分散的,实际上却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为了描述这个统一的自然观,他说:“这种新形式的洞见,最好被称为流动且未被分割的整体。”。这给我们看似孤独的人类抵达合一境界带来了希望之光。
古老的东方文化里渗透了生命理念的整体性,存在之统一、实有之统一,皆含摄于一。无论是老子的道、释迦的佛性、还是儒家的天命。这种理念不独为东方文化所专有,从在古希腊神话中被描述为“众神呼吸的空气”的以太,到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再到注重个体的现代西方文明时期怀特海德这样的大咖和他的机体主义哲学,认为宇宙自然是由交锁关联的部分所构成的整体。
这世上没有绝对独立存在的物质与精神,万法刹那生灭交织变幻的同时又统一在不生不灭的永恒清寂中。而每一个人都是虚空中长出的华美枝叶,是生命之海中的缥缈浪花。人与人,人与自我最终要达成和解,而爱无疑是实现此目标的美好途径,那些即使岁月无法疗伤的,爱都会慢慢治愈。
丰子恺先生曾把人的生活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无论从哪个层面出发,人们在生活中会期待交流甚至渴望亲密。里尔克就说过,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不向你的灵魂接触?我怎能让它越过你向着其它的事物? 而我们古人的诸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更是俯拾即是。
如何体验从孤独现象到亲密本质的飞跃,你左手的广袤星空被我右手一粒原子的细致度量,如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发出过的对精神和灵魂世界共舞的期冀以及爱对伤痛的治愈。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网络使得这些成为可能。这个虚拟世界,就象一座减压舱,一个疗愈器,把一个个孤独灵魂统一在一起的无量之场。它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带来了更多体验虚实的可能性。是的,一切皆有可能。
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交流的维度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之一。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也经常让人有无能为力和自觉渺小的感觉。所以常常会让人渴望交流,向往亲密。而网络传播的全球性和交互性的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亲密的渴望提供了很大的可能。今天人们不用再鸿雁传书或红叶寄情,甚至也不用传统的书信往来,尽管它的方式很典雅。只需手指轻轻的触屏,就能把一声声问候,一句句慰语传递到需要它的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中去。无论是在外务工的人员亦或是身处异乡的留学生,且无论大家身处何时何地,都能穿透空间的阻隔,缩短时间的距离,使得天涯若比邻得以瞬间实现。过去虽共饮长江水,却日日思君不见君。如今语音与孤鹜齐飞,视频共长天一色。
作为一种全面快捷的物质载体,网络不仅使得交流频率加快,范围变广,更增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它能快速打破国际藩篱,展示各地风土人情,让人快速共享国际前沿思想等文明成果。且这种纵横四海的交流有助于唤起人类互助友爱的精神,在无论是个体还是家国灾难来临之时可以通过网络收获来自不同族群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进而感到人性的温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成为一个村落,生活在这个村落的人们通过网络在弹指间实现心灵共鸣。可以说网络拉近了人与人、家与家、族群与族群之间的距离。
至此真的不想上一些看上去令人乏味的陈词证据,但事实实在是不允许。据工信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仅2021年春节假期7天,移动互联网流量就达到357.3万TB。抖音数据显示,从2月4日至15日,拜年短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1倍;优酷平台数据显示,1月28日到2月16日,超过23亿人次上网刷剧观影。我们都知道,去年和今年的新冠疫情挡住了很多春节期间想回家人的脚步,但是网络拉回了亲人间的距离。近年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微博及支付宝等多个网站平台上发起的网络爱心活动,如拯救被拐儿童行动,数万网友通过网络传递爱心,对地震洪水疫情等灾难的捐助,远程医疗的救助等。更不用说云上互动、娱乐、网购等“云上生活”方式带来的资源共享和方便快捷了。
这充分说明了网络使人们能够更方便、更多的和他人交流,也使得“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在网上的交流并不意味着现实的封闭,网络并不取代现实的交往。且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与家人朋友的密切互动。如晚上和亲密爱人每人泡上一杯茶,不必时时深情凝视,而是共同仰望星空,并把彼此的感受通过手机传递出去,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还能消除日日对望的审美疲劳。
米兰昆德拉说过,风景在别处。快捷便利直观的网络作为交流思想和知识的平台,能使人认识更多与自己志趣相投的陌生朋友。现实生活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不一定是能深切了知自己的人,有些周遭无人与语的无奈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出口,还能进而打开更多的窗口。网络所具的平等性更容易让人卸下生活的面具,释放自己的真性,达至深邃的境地,把最深切的渴念和最极致的悲喜瞬间注入到这个场域之中,让交流的彼此成为成长中的灵魂伴侣。人们不仅可以和普通人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一些诸如作家诗人画家等特殊群体进行无声的沟通,这种神交是一种更高端的交汇。
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今天在树下举办这次大赛,也是网络的功劳。而由它连接的我们这些本该陌生的人之间的距离难道不是更近了吗?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在科学发现与灵性洞见共存的今天,让我们重温一段古老的《华严经》:“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如因陀罗宝珠网,一珠现万珠之影,万珠含一珠之中,所现万珠之影,互相辉映,重重无尽。 ”
作为一代网民,正如因特网上的一粒粒珠子,互为镜像,互相映照,可说是最为熟悉的陌生人。
隔着网络,我们彼此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