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0-12-28 08:33 编辑
前些日子,在网上下了个单,买了一个组合的竹子的书架,回来自己组装的,也不费什么力气,装完之后,觉得有点遗憾,我买了一个是三层的,其实我该买一个五层的。 这个竹子的书架,说实话做工真的是非常到位。起初安装的时候,我还想了好一阵子,一点点组装了之后,觉得现在的东西的设计,确实很精到,最后一层组装的时候,起初我觉得虽然每一个立面是两个螺丝孔,但是上下一转动,只能拧一个螺丝,但是,后来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人家为了给你第二个螺丝的安装,早就给你预留了工艺孔。设计的很巧。而且竹子都是高压粘合的,处理的很光滑。装好了之后,我把阳台书柜里的一部分书拿出来放到了旋转书架上,看着很有成就感。 阳台书柜的层板,有几块已经被书压变了形,是需要矫正的,所以,先给阳台书柜减负。 一边把书搬到新书架,一边自嘲:弄的像多有文化,你多久没正儿八经的看书了? 前几年,我再懒惰,一年起码十几本,二十本左右的书还是能看的,今年说实话,加一起也没几本,而且都是看了半截的居多。唯有一套书,算是“精读”了,那就是图说天下,地理中国和地理世界,这套书应当是八本,主要说的是中外地理和名胜估计,名山大川,风景风貌等等。图文并茂,而且说实话,写的很有文采,所以,这一年这套书我也算是看的认真了。
本来打算把乔治.奥威尔的《1984》重看一遍,看了三分之一不到,扔在哪里了,前些日子还把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拿出来也看了看,也没看完。 突然觉得阅读力不是一般的退化,这是不是拜网络速读的结果,大概八九不离十。 好在《南渡北归》这套书到了之后,依然在坚持看,还算是有点耐力。 不能不说,确实阅读习惯在改变,那种能定下心安安静静的读书的日子,好像突然没有了,不复存在了。所以,那日我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女孩手捧着一本《伶人往事》在看,我特别佩服,现在还有年轻人在地铁上看书很稀罕。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书籍的兴趣在弱化,阅读能力在退化?这大概是很多人都面临的实际问题。看不进去书,并非都是外部的原因,更多的是内心和书籍有了排斥和距离感了。 我也有电纸书,说实话,看着真心不舒服,看着很累,所以,对电纸书我也是本能拒绝的。 我记得很多年前和我的朋友们说,等我退休了,最大的乐趣就是躺在摇椅上捧着一本书看,看困了就睡,醒了再看。现如今退休金都拿了三年了,躺椅也有,但是,说好的看书,这个只能说偶尔有了。 现在觉得很多事情连愿望都不配有了,只能说是许愿不还愿。时间有了,惰性也有了,这倒成了正比。 当然,我看书真心说是随心所欲,或许四十岁之前还能带点什么目的去读,现在哪有那些目标和指向性?想看什么看就是了,只要你能看进去。 书架上有一本清代雍正初年曹去晶的《姑妄言》,这书有点意思,作为中国古代典籍里,之前没有这本书的任何记载,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这书上不得大雅之堂。《姑妄言》脱稿于173O年,那时曹雪芹才只有十几岁;吴敬样还未移居南京,《儒林外史》还未动笔。这本书六十年代,全抄本在前苏联被发现,但国内学者尚无法看到。九十年代《姑妄言》全刊本在台湾面世,一面世即引起学界轰动。《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书我算是看完了,部头挺大,读了大概两三个月断断续续的。这部章回体小说,算是中国情色文学的活祖宗了。 那日一朋友来,看到这本书,拿起来看了看,不大工夫一脸惊诧,你得多闲这书也看?还没容我说,人家直接定义:这就是典型的黄色书籍。 《红楼梦》讲“假”与“真”,《姑妄言》讲“妄”与“不妄”,看看又如何? 其实,我觉得我现在看的书都是闲书,人都闲人一个,看闲书不是正好么? 唯有另当别论的是《图说天下》这套书,经常看的我想入非非,总琢磨着找个机会,按图索骥去这些地方看看。 人算总归不如天算,算盘打得响,结果疫情又出来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果真到了看闲书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