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0-12-6 16:41 编辑
鸣虫系列之蝉
蝉是在各地都很常见的鸣虫,只是因了地域不同、品种有别,它们的体型与音色存在着很大差异。记得多年前,梅雨季节里去地处皖南地区的黄山旅游,在山脚下的树林边曾听到一种生物怪异的鸣叫声。循声找去发现,发出怪声的原来是一只体型硕大的蝉。那体型,那叫声令我很感意外。
相比而言,北方的蝉就秀气多了。北方数量最多的蝉,叫黑蚱蝉,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国画作品里见到的羽翼透明、体型匀称的那种蝉。
提及蝉,总会想到高大的树木,也会联想到炎热的夏天。夏日昼长,乡下农人有午睡的习惯,蝉也喜欢在酷热的午间鸣叫。小孩子精力旺盛,中午无事可做。我幼年时期农村物质匮乏,没有供孩童玩耍的东西,于是,好动的孩子们就相约去掏麻雀,捉蟋蟀,捕鸣蝉。 捕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面筋来粘捕。不过那个年代白面可是稀缺之物,面筋又需要很多面粉才能洗得,用此法捕蝉的人很少。另一种方法是用马尾毛来套捕。具体方法是,先找一根很长的木棍或竹竿,然后在木棍或竹竿上接上一根从扫帚上取下的细竹枝,再在竹枝上用粗壮的马尾毛打个搐扣。工具做好后,就可以拿到树下捕蝉了。 捕蝉虽然是一种乐趣,却也很辛苦。你想啊,小小孩童,引颈昂头,双手举着一根五六米长的棍棒,还要不时地走来走去倍加小心地寻找目标,如此举动,不一会儿你就会腰酸臂痛脖子涨了。
《庄子·达生》里有一则关于捕蝉的故事,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去楚国的路上经过一片树林,见到一位驼背老人在用粘竿捕蝉。老人的动作十分娴熟,捕捉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捡拾东西一样容易。呵呵,这话听着有些夸张了。 事实上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物种能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那一定都有它生存的特殊本领,蝉也不列外。 蝉虽然是一种昆虫,但它并不傻笨。首先它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捉,一般都栖息在离地面四五米以上的高大树冠上;再者蝉非常警觉,又生有一对敏锐的复眼,它一旦发现顶端较粗的粘竿靠近,(因为要在竿头附着粘蝉的胶类,太细了不行)察觉到危险后,会立即飞走。如此情形,别说有生理缺陷的老人,就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想要捕到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用较为轻巧的套竿捕蝉,也并非易事。因为当套竿靠近蝉时,蝉发觉有异物晃动,它先是本能地围着树的枝干转圈躲避,如果你继续穷追不舍,蝉心里会说,此地不可久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然后发出“吱”的一声大叫,逃之夭夭了。比较沉着的个体也有,受到骚扰时,它不会轻易飞走。但你用套竿颤颤巍巍地捕捉它时,它会用前爪把套扣拨开,使你无法得逞。缘此,你用尽心机花上一个中午的时间,也未必能捕到一只蝉。本来孩童做这种游戏,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是否有收获到也并不那么重要。 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之上,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很高洁的生物。为此,自作多情的人们还赋予了它五种美德:头上有纹缕,文也;含气饮露,清也;黍稷不享,廉也;处不居巢,俭也;应候守常,信也。文、清、廉、俭、信,五德在身,真乃树上君子。故此,世间名士贤达常以美玉雕成蝉形挂件佩于腰间,以示崇尚清廉高洁。除此之外,佩戴玉蝉还有另一层寓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现代人习惯把蝉称之为“知了”,其实这一称呼并不十分妥帖。“知了,知了”原本是一个象声词,我们常见的夏蝉并非这样鸣叫,它只是秋蝉特有的一种鸣叫方式。 秋蝉数量稀少,而且在一年之中它出现的时段也非常短暂,只有立秋后数日的时间。熟悉节令的人都知道,“立秋加一伏”,即三伏在立秋之后。因为秋蝉的出现是在三伏即将完了之时,所以在我们这里又称秋蝉为“伏了”。 记得有一年初秋,一只秋蝉落在我们家房前的一颗香椿树上鸣叫。我年少好奇,曾悄悄爬到近树的墙头上观看。秋蝉的体型较之夏蝉小一些,但体色要比夏蝉漂亮。它身躯短壮而扁平,背部呈莹绿色,有黑斑。秋蝉的鸣叫声与夏蝉区别很大,它的叫声急促嘹亮、节奏感强:“伏--了,伏--了!”用歇斯底里、声嘶力竭来形容最为贴切。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每当听到秋蝉的鸣叫声,就会说:“出伏了,炎热的夏天总算过去了。”又说:“它这样狠命地叫,早晚要累死的。” 金风未动蝉先晓,暗算无常死不知。这是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常用的诗句。是的,秋风吹起的时候,蝉也即将走向它生命的终点。据说蝉的幼虫期很长,它们因品种不同在地下的泥土中分别要生活三到十七年之久,然后掏洞钻出,趁夜色爬到树干上脱壳羽化为成虫。十七年的等待,只为一鸣惊人,这代价也委实沉重。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蝉在黑暗的地下洞穴里安心静修好多年,一旦时机成熟便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去自由鸣唱,真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