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18-4-25 19:09 编辑
印度有一部电影,说的是父母为孩子能上名牌学校。可是名牌学校有严格的规定。富人子女不可以上名牌是为了符合社会的需要性,也就是仁义道德一类的规则。于是,这愁坏了父母,假扮穷人,闹出了一堆笑话。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
孩子如愿以偿,可是,穷人家的孩子就没这样的资格进入到名牌学校了。最终,弄虚作假的富人的孩子,有了前途。机会。可穷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地洞!”
富人受到了良心的上的折磨。可是学校说即便穷人家的孩子有资格上学可还是交不起费用。
富人觉得这一切就像一个所谓的古老的xi循环播放器,说白了教育如果瘫痪了。人只为了前途,机会而学习。这样学习出来的人真的是有才学的人吗?
穷人得知了,是富人假扮穷人,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上名牌学校的资格。
穷人十分懊恼。准备向学校揭发富人的事,可,当穷人来到学校遇见了富人的孩子,看着孩子,穷人一脸懵逼了。善良再一次的短路,碰线。摧毁了所有的一切。这就是人性的反思。
其实说白了,教育在于父母给不给力。父母如果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上什么样的学校是钱的事。。那都是不正确的。一个孩子的启蒙是和父母有密切的关联的。
我们的做父母的该想想,孩子的教育其实和学校没什么关联。学校的教育不是靠钱买来的,知识文化不是靠金钱能换来的。
上名牌学校,自然听上去好听,也提高了未来前程的几率。
可怕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几时为孩子想过?孩子在五岁前的启蒙教育,之所以,作为成人觉得孩子不懂事。那我们成人的观念强加给天真的孩子。
也不管他们接不接受,反正孩子想法都是幼稚的。
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多和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意识。才发觉孩子的视角有时比成人还敏感。
教育培养不是指把孩子望学校一扔就完事了。就以为孩子在名牌学校里学到了名牌知识了。讽刺的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野花香。转基因的食物没有本来的更有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