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7-6-16 16:59 编辑
1, 故事背景
故事主要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页,中国大地,解放军某部某文工团。极左的思想虽然仍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但在西风东渐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已成颓势。活跃的不安分的思想萌芽,如同在“身体里到处乱窜的爱情(作者语)”。
故事中主要的人物有四:文工团舞蹈演员何小嫚、郝淑雯,独唱演员林丁丁和舞蹈演员刘峰。至于“我”,舞蹈演员萧穗子,不至于打酱油,但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串针引线,通过我的眼睛我的叙述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串起来,再自然地走到今天。
如同另一位军旅作家石钟山《幸福象花儿一样》中的杜娟们一样,本书中的主人公们也生活在解放军某部某文工团中。这某部不小,应该是大军区的建制。虽然书中并未明说,但当了二十年兵的我相信我的直觉或者直接称经验。既然是部队文工团,又有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主人公们自然都会有些争进步,做好事的上进行为,当然也有偷换温度计,伪装带病上剧场,轻伤不下火线的小心眼儿。显然,部队也并不是净土。一个纪律,八方戒令很难管住青春的热血。所以就有了纸上恋爱的萧穗子,和男友甚至一度放弃了晚上休息时间一昧偷欢的郝淑雯。当然,最惊心动魄还是刘峰和林丁丁的“触碰事件”。刘峰是爱林丁丁的,单相思了多年。为了不影响她的进步,他硬是按捺住自己的感情,一直等到她提干、入党了以后才对她表白。林丁丁则大惊失色,她从未想过刘峰会爱上自己。慌乱中,刘峰拥她入怀时手意外伸进她衬衣中摸到了后背乳罩的扣袢。林丁丁大哭而逃。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却被好事者上纲上线,结果刘峰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并下放到原部队工兵营,他的人生轨迹自此改变。第二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刘峰在战场上以赴死的决绝英勇作战,负伤丢掉右手,开始了一生的悲剧。
郝静雯,这个昔日高炮师师长的千金,她的军旅之路注定比别人要顺许多,虽然都是舞蹈演员。她在文工团都是个谁也不怕的主儿,可以拉帮结伙明目张胆地欺负何小嫚;只因为看不惯有个“反动诗人、电影编剧父亲”的萧穗子,就可以暗中勾引其纸上的男朋友并说服其交出萧小穗的情书“出卖了”萧小穗,又利用父亲的权势将那位损男调到作战部队后再一脚踢开。她在部队不说如鱼得水而是无所不能。
何小嫚的成长却是一个长期受尽折磨的过程。她幼年丧父,做为拖油瓶随母亲改嫁到何家。何家虽然是高干家庭却对她满是歧视,吃的用的都比几个姐妹差倒还罢了,甚至何厅长家的女保姆都在公开欺负她。她战战兢长到十七岁终于考到文工团后,以郝静雯为主的军中干部子弟们(话说军中女兵各个都有背景)也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变着法子出她的丑。其实倒不是有多坏的心思,就是欺负她,在她身上找乐子。团里只有刘峰会公道地说一句,你们总欺负她做什么。她爱上刘峰的基础不是感激是缺乏爱,甚至缺乏起码的尊重。当她受贬下到医院从而走上战场并以自己的流血牺牲赢得荣誉凯旋而归时,面对层层拔高的讲用稿,终于崩溃。只因为“我离英雄的距离还很远”。康复后她竭尽所能照顾刘峰,直到刘峰辞世。她是最真实的。
其实,说实话,虽然上百人的文工团里公认刘峰是个好人,善良,心灵手巧,乐于助人,是全军的标兵,是典型,但在骨子里,她们瞧不起刘峰,只因为刘峰出身贫困,“他的苦难童年在一个县级梆子剧团度过”。所以林丁丁听了刘峰的表白会认为是受了其思想上的强暴,“他怎么敢喜欢我?”
从这个角度说,在郝静雯、林丁丁们心中她们是两个阶级。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刘峰和何小嫚才是低微如尘土的。
而刘峰的悲剧就是没有认清这一点,他以为自己也是优秀的,自律的,后天努力的。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不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女兵,女神。而这女神从来没有真正从心里接纳过自己。她只是享受着他给自己在宿舍省下粮票省下钱做的糖饼而已,而且会认为这是漂亮女兵的专利。而往身边凑的男兵男军官们只是犯贱而已。说句题外话,这样的主儿我还真见过。
所以心中一直矗立一座女神的刘峰无法接受何小嫚的爱。而当自己梦破心碎身患绝症后,他就更不能接受了。这个心地善良,只能帮助别人,连自己生病都感觉给别人找了麻烦的好人,在遭受了妻离子散的变故后,一生孤苦地离去,虽然他也曾是货真价实的英雄。
而林丁丁这个装了半辈子的女人确实让人有些反胃,这个脱下了军装,有过两次婚姻的漂亮女人,有着相当的心机与算计。老实说,当作者一层层扒开她的外衣,当我知道连她当年病美人似的举手投足都是伪装(只为争得领导的表扬)后,我的第一反应是真为刘峰不值。可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真正爱了还有谁去想值不值啊?
难得的是,作者在冷静的叙述中不只是只有对那个时代的追忆和无奈,也有自省甚至忏悔。她借主人公的口中几次说,我们怎么样?当年我们没欺负过何小嫚吗?我们不都是在刘峰的批判会上争先恐后地发言,落井下石吗?我们不都是认为刘峰根本不是什么骨子里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一直盼着他出点事犯点我们大家都会犯的错误才踏实吗?这里有对那个极左年代的反思,更有着对人性的拷问。
俱往矣。滚烫的热血,难堪的青春换来的只是读者的一声叹息,如我。
2, 作者其人
关于作者严歌苓,我以前应该在书评或者读后中提到过她。找了一圈在六星的帖子却没见,也罢。她算是相当牛的当代女作家,其个人经历还真是年幼时即入伍(9-12岁),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做演员。本世纪八十年代后写作,其作品颇丰,搬上大银幕的有《金陵十三钗》、《归来》(陆犯焉识),还有《扶桑》、《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等。一直感觉,她是很有激情的一位作家。说有激情是说她可以在文中夹叙夹议其笔下的人物,正在编织的故事而不会让你感觉突兀或者反感,她的激情引导你的情绪和其同悲喜共愁欢。是的,在女作家群体中,相比于王安忆叙事风格的多变,方方(《风景》作者)的冷峻,迟子健画卷般的勾勒和地域特色,严歌苓更激情,也更善于故事的经营。有人说,严歌苓的小说极富画面感,非常利于改编成电影。其实,我眼中,还是故事讲得好。还是那句话,小说就是讲故事,电影也一样,其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讲故事。
就说这么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