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相信,有些东西是时间抹不掉的,如无形的肌体,与生俱来,至死方去。 比如纯真。
不必羞于提及,那是每个人的胎记。随着成长,身上慢慢看不到,那不是消逝了,而是掩藏的足够好。而有的人从不修饰,风霜过后,一样活成灿烂的风景。 朴树就是这样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
从《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再到这首《清白之年》,朴树一直以孩子的目光打量世界,呀呀而语。十几年倏忽过去,皱纹渐生,心自白衣飘飘。 怪道的是,我们的壳再坚如磐石,和了这悠扬轻唱,一丝颤动便扑面而来。原来,那曲鲜衣怒马的少年游,从未稍忘。
时间如筛—— 少年,阳光洒在杨树上风吹来 闪银光…… 青年,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 中年,此生多勉强,此身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墓年,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
走过多少杂乱的路,做了多少比较后的选择。某天酒后站定,一刹的迷惑后,我们成为细数光阴的行者,问自己身在何处?曾怀夸父逐日的心,为何又兴逝者如斯的叹?兜里,还是那几张单程票,而太阳已不觉西坠,彩霞满天。
“是不是生活太艰难,还是活色生香。我们都遍体鳞伤,也慢慢坏了心肠。你得到你想要的吗?换来的是铁石心肠。可曾还有什么人,再让你幻想。”朴树静静地唱,诉说我们的心事。
带给我们纯真体验的不光是《清白之年》,还有它的歌者本身——朴树自己的平凡之路,和生如夏花的叹息。 朴树一直纯如白纸,虽有优越的家庭出身,但几十年光阴过后,他的身上除了几条皱纹和一点黝黑,再没刻下什么。
《跨界歌王》现场,主持人问,为什么又来到舞台,唱出这样一首歌?朴树有点害羞,说:我最近需要钱。这回答让很多人笑出泪,也收获了最热烈的掌声。已经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令人开心的答问了。 这就是朴树。他写下清白之年,唱出清白之年,也印证了清白之年。或许从拿起吉他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长大。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和唱者——王珞丹。 印象里,王珞丹一直是个有花边新闻的小花演员,在层出不穷的小鲜肉轰炸里,她多少年不红不紫,或隐或现。而这次,她惊艳到我了。简素的穿着,洁净的面颊,清澈的眼神,落落大方,自然吟唱……两个早过清白之年的男女,诉说一曲浮世沉淀后的青春祭。那种时光韶华里的美丽,真的GET到我了。
想起外国一个让人泪奔的8分钟小短片《父与女》,豆瓣得分9.2分,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剧情可自行百度,不再介绍。 只想说,不同的国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传递着相同的人生表达。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都是走向彼岸的孩子,没有区别。
一首歌,一阙人生。 灿若烟火,短暂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