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街头,一个小伙子在街头卖唱,日语版《海阔天空》。
马路上,行人匆匆,几乎没有人驻足,只有一位二三十岁的女子站在他面前,静静聆听。间奏过了,第二段歌词,随着吉它声响起的,是女子的歌声,粤语。接着,男声也加进来了,粤语。女孩手中捏着几张纸币,一边抹泪,一边合唱——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这是凤凰网,被无数网友转发的一个热播视频。
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提着一盒外卖等公交。夜深了,人都散了,街口上只剩下她和一位衣衫不羁的流浪歌手。之前有很多华裔被欺负和抢劫的事发生,女孩用恐惧和无助的眼光打量着离自己几步之遥的他。流浪歌手笑了笑,弹了一首不是那么流畅的《茉莉花》。
车终于来了,女孩上了车,抱着外卖盒痛哭不已。
一个即将成为加拿大公民的男人,登机前突然泣不成声。送行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但也能理解嘛,故土难离,故乡难忘。男人哽咽着:“我是为我的孩子们,再也感受不到老祖宗留下的唐诗宋辞的美而难过。”他之所以不舍,央视《诗词大会》之所以大火,这不是稍纵即逝的个例和现象,国人骨子里早已被几千年来吟颂不绝的无数诗词浸透了,正如诗经楚辞汉赋是“抬头可见之明月”,唐诗宋词元曲是“俯首可嗅之花香”,它们是炎黄子孙的根和血脉。独在异乡为异客,乍闻乡音,听乡曲,识乡味,近乡情,是怎样的几怀寂寥乡思,一副不了乡愁啊。
我是在席慕蓉的一篇散文里看到这个故事的——
一位内蒙古画家到越南参加艺术家例会。小憩,人们都聚在海边草地上聊天。这时,他看到远处一匹马,一边吃着草,一边抬起头来,好像在望着他,他没有在意。突然的,大家都不说话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发生了,那匹马直直地向这位画家走来。画家也觉察到了,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马。这是一匹白马,虽然很脏,但他还是一眼认出这是一匹蒙古马。有人想拦住马,不让它走过来,不知道为什么,这匹马虽然骨瘦如柴,力气却大得不得了,一定要向它认定的目标走去。
那位西装革履的画家抱住这匹又是眼泪又是鼻涕的马,摸着它的头,拍着它的颈,低语:“你怎么认出我来的,你怎么认出我来的?”
马的心语,他听懂了,“你身上有味道,熟悉的、勾魂摄魄的味道,你是从故乡来的么,可不可以带我回故乡去?”
他没有能力把马带回草原,只是几番番抚摸着它。
画家在回忆录里,用了很大篇幅表达对这匹马的愧疚,他把一匹蒙古马的乡愁,讲给所有的内蒙古同胞听。
读罢掩卷,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匹马有诗人一般的惆怅和情怀,它应该是读过王维那首诗的吧。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原来万物皆有灵,有根,有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