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姐妹对我呆家里带孩子,颇有“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说辞。孩子都会大,需要这么用劲。自觉的孩子自然自觉,不自觉的孩子哪里管得了。她们说得起这话。
三姐的女儿,学习凭自觉,从不上兴趣班,考上985、211.但是,考上大学并非完事大吉。进校后,沉溺网络,学习各种红灯,面临劝退,休学了半年。当然,这里有我姐夫去世的原因。孩子从小散养,非常有个性。劝她休学时,姐妹在学校呆了几天,拿她没有一点办法。她自由生长时己将心筑在自己的城堡,别人根本进不去。后来,还是我家爸爸赶去做工作才答应。通过她,我觉得所谓放养,一定不能真正放,至于放到什么程度,我也说不清。
发觉目前我们的教育,太短视,往往只把孩子的目标定到考上大学,至于大学及以后,似乎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种错误。现在大学生太多负面信息,与专业设置有关,所学非所好。还说我家三姐女儿,学的是物联网。自己要死要活选的专业,但是,去到学校,发现学的与想的差距太大,枯燥,根本学不下去。转专业难度又大,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学。以后进入社会,她的工作热情令人担忧。学习一定要有长远的规划。感觉技校都好过一些大学,至少他们边学文化边学技术,在学生年代己与今后的工作方向高度结合。记得好象德国吧,他们的教育制度就比较合理,在学生时代有很多实习机会,一个人可以在决定终生职业的教试前,充分接触到各行各业,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再说我妹儿子,沙市中学高材生。沙市中学就是原沙市三中,没有百年也是八十年的老校,总之很牛。没上过任何兴趣班培训班,考进它的北大清华班。人很帅很斯文,一米八几,不是校草也是班草。每次出去玩,就落个给女生抱衣服的份。上次来深圳,因某人经常加班,我问他,你以后想过爸爸那样的日子还是姨爷这样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爸爸,但不要象爸爸那么忙。他爸我妹夫,荆州某某局局长,拿他自己的话说,就一养老单位,每天无所事事,习大大上台后,做事怕出错承担责任,更是什么事都不做,能拖则拖。机关人事纷争,心累。车里尽是南无阿米陀佛的音乐。父母对孩子潜在的影响非常大,你消极,他跟着消极。一个男人,年轻时没有一点野心血性,没有走四方的豪情,我总是不太喜欢。也许是我老土。在这个男人越来越女人,女人越来越中性的时代,我仍然喜欢男人粗犷些,女人温柔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