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他山之石
查看: 116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山之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0-15 00: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行走在一座城市中

——王蕾《商丘》评析

主办:招摇诗社

主析:大漠孤烟

主持:以琳

整理:西子依然

原诗歌:《商丘》

从那土丘上的商朝出发,经梁园

一个赶毛驴的商人,在魏国

在信陵君的封地

割下一片月色作长袍

继续西行

至襄邑,他看见望母台前波光粼粼的碎银

雀跃般往前……捞起的

却是白露、却是寒霜,却是

一声声洪亮的鸡鸣

他黑铁塔的脸色

在哀叹中

朝汴京,朝黎明行去

既而,一阵冷风里隐藏的刀子

和他的束发,月色长袍

以及破碎的身影

纠缠不清。茫然地

他望一望杞国倾斜的天穹

再回首已是我行走江湖多年的弟兄

行走在一座城市中

——王蕾《商丘》评析

历史题材的诗歌难写,而要通过几行文字展现一个古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则更难。蜗行的朋友王蕾却敢于向这个难题挑战,他的诗歌《商丘》正是这种挑战的较为成功的作品。

一、历史背景

商丘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国中原东部,简称商或宋,拥有1500余年建都史、5000余年建城史,为六朝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商丘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商祖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由此衍生的文化称为“商文化”。王蕾的《商丘》正是基于这个历史背景下的运思。也就是说,要写商丘,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商人”

二、关键人物

要赏析这首诗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王亥。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河南商丘人,华夏商人、商品、商业的缔造者,华商始祖、商族先公之一。子姓,又名振,阏伯的六世孙,契之后,冥之长子,商部落族的第七任首领。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后来,王亥到有易氏部落经商被杀害。对于这个人物的了解,或许能感受到诗歌所营造的浓浓的悲剧色彩

我认为是这样的,后面我还要做阐述,实际上是王亥,但在诗歌中这个人物被虚化了,了解了相关历史,再来读诗歌,或许更能贴近诗歌的内核。

三、诗歌特色

这首小诗不长,短短的几行诗却高度概括了商丘几千年的发展史,显得悲怆沉郁,主要得益于娴熟的笔法和高度的概括力。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方面。

其一、中心人物的虚化,将几千年历史巧妙贯串。

我认为,这首诗应该是以王亥的悲剧为背景,然后将王亥这个人物进行虚化,使其以千古商人的身份在千年的历史中行走,并以其行踪为线索,贯串商丘几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将商丘人艰难的创业史以悲怆的笔触娓娓展现,从而展现出商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请看——

从那土丘上的商朝出发,经梁园

一个赶毛驴的商人,在魏国

在信陵君的封地

……

在襄邑,他看见望母台前波光粼粼的碎银

……

望一望杞国倾斜的天空

再回首已是我行走江湖多年的兄弟

这里面诗人提到了商朝(其实应为商国),梁园、信陵君、望母台等等,看似交代地名,实则交代历史,从古代的商国(虞舜时期)到(梁园)西汉到(襄邑)东汉到(望母台)春秋时期,一直写到现在(再回首),以虚化人物的行踪,将历史的发展交代得十分清楚,实际上更展现了商丘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名城的丰厚内蕴,可谓高明。

其二、主题背景的虚化,将悲剧色彩推向极致

可以说,悲剧性是这首诗歌的主要特色。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刻意的去渲染悲剧色彩,而是巧妙地将主人公的长袍化作凄凄月色,以虚化的月色做背景,嵌以寒霜、白露、冷风等较为凄凉的意象,表现了主人公王亥经商途中的艰辛。而这种艰辛却被诗人刻意隐藏,仅以望母台为基座,淋漓尽致地摹写主人公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望母台世传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所筑,故而又名襄台。宋襄公是个孝子,他思念自己的母亲。但由于特殊原因母子又不能相见,因此决定即位后修筑一个高大的台子,渴望登上高台能看到母亲的身影)。在这种思念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那种拳拳孝心,看到了他为了他的国家不得不离开母亲而远行谋生的艰辛,更看到了他生命的执着与坚定的信念——“他黑铁塔的脸色/在哀叹中/朝汴京,朝黎明行去”。写他被杀害,诗人也写得很隐蔽,仅以“既而,一阵冷风里隐藏的刀子/和他的束发,月色长袍/以及破碎的身影/纠缠不清”来表现,这样既让诗意在若有若无见隐约而出,更将悲剧的效果推向极致,我认为,这一部分写得最成功。

福建◇沿海的树(601227302)20:44:31

诗作者像是一位象棋大师。他的头脑极富逻辑性,把这段历史演艺归纳的得心应手。

其三、结尾笔锋陡峭,将诗意瞬间提升。

这首诗如果没有最后一句,只能算是一般作品,但由于有了最后一句的介入,不仅将诗人泛滥的思绪做了一个高明的收束,更重要的是将诗歌的主题提升到了一个大的境界。至此,诗人已经跳出了对一个虚拟人物命运的抒写,却将目光投向几千年来的商丘人,将商丘人几千年的艰辛发展,坎坎坷坷,喜怒哀乐全部融入其中,而这几千的沧桑诗人仅用“行走江湖”短短四字就予以全面的表达,实在是妙不可言。不言而喻,这个“江湖”充满了凶险,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风风雨雨,而一代代的商丘人正是在这样的“江湖”中行走,越走越强大,越走越坚强!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巧妙转接,瞬间提升了诗意,同时又余音袅袅,大有李仪老师所说的诗歌结尾当“绝尘而去”的境界。

四、一点瑕疵

1.第一小节,虽然几个地名的介入比较好,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地名的介入,使第一小节的前半部分显得太实,淡化了诗歌的意境,显得较为干瘪。如果能再虚化一些,或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试着改了一下,不知这样是否更恰当一些。

割下一片月色做长袍

那个赶毛驴的商人

从土丘上的商国出发,经梁园

一路向西。望母台前,他望见

波光粼粼的碎银,雀跃般的往前……捞起的

却是白露、却是寒霜、却是

一声声洪亮的鸡鸣

……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0:51:24

以“割下一片月色做长袍”起篇,我认为更有破空之势

2.第一句“从那土丘上的商朝出发”,我认为此处用商朝不太合适,从商丘的起源来看,应该是古代的商国,而不是商朝,这一点,大家百度一下就明白了,不再赘述。

3.个别诗句在气韵上还显得不够畅达。如“他黑铁塔的脸色/在哀叹中/朝汴京,朝黎明行去”这几句,若找到这几句的主体对象,应该是“他黑铁塔的脸色”,而主体对象所支配的行为对象,应该是“行去”,这样结合起来看,就变成了“脸色朝汴京、黎明行去”,显然主体与主体所支配的行为是搭配不恰当的,当属病句范畴。可以改成“夜风,拂过他黑铁塔的脸色/在哀叹中,他/朝汴京、朝黎明行去”。这样,在气韵上就通畅了。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0:59:00

说完啦,欢迎大家继续

山东◇秋白(377920892)20:59:10

我觉得顺畅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0:59:14

结尾不太完美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0:59:44

你的意思是收得有些匆忙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0:08

是吗,刘老师?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0:16

不光是仓促

山东◇秋白(377920892)21:00:22

这首的起笔很平稳,像茶人的风格。

江西◇和声汹涌(844670551)21:00:35

大漠老师辛苦了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0:45

谢谢

历史题材的诗歌不好解读,漏了一个典故或看不出典故,就很难理解透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1:36

纠缠不清。回首

杞国倾斜的天穹

早已是江湖风起云涌

这么改可以吗

纠缠不清。回首

杞国倾斜的天穹下

早已是江湖风起云涌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2:39

这样在气势上更好一些

宁夏◇安静石头(1047264579)21:02:48

换调子了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2:59

这叫嫁接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3:26

就是没能表达出世人所要表达的那种笔意的转移

宁夏◇安静石头(1047264579)21:03:28

一个抑,一个扬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4:00

由个体到群体,有个性到共性的提升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4:25

少了点悲怆,多了点豪放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5:20

呵呵呵,是的

但是我认为还是悲怆点更具感染力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6:18

最后那句没力度,我觉着

福建◇沿海的树(601227302)21:06:26

感情色彩浓厚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6:57

诗到这里,应该有所提升了

山西◇依然(744992334)21:07:06

用一个人物的故事非常漂亮巧妙地切入,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书写了一座城市的丰碑。没有落入平常叙事的窠臼,这是这首诗歌非常突出的优点。

但是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大漠兄说的几点,还有我觉得整体的主题其实也比较薄,以第一节的精彩来看,第二节并没有写出读者预期的美满和期待。反而是一种失落很明显,这样对于一个城市主题,是一种什么效果?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1:07:05

是的,最后是诗人感情的喷发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7:08

寓意也好,情感也好

李仪西部散人(280482422)21:07:28

大漠讲的不错,我一直没搞清那个人物,理解上进行不下去,朝着庄周文化方向走了,这样就进行不下去了。

山西◇依然(744992334)21:07:53

而且我觉得这个人物典故,应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

李仪西部散人(280482422)21:07:55

因为总是搞穿插,穿越,年代不一样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08:16

这种诗不宜写太偏僻的历史典故

李仪西部散人(280482422)21:09:09

我看用典太多,有没有找到人物,就当成写自己的漂泊感慨

西汉晚

山西◇依然(744992334)21:09:33

我赞成老师的说法

甘肃◇刘永军(614507657)21:10:16

诗,面对的是读者的情感,而不是历史知识

大漠勿怪,我喜欢直言

李仪西部散人(280482422)21:10:41

这是一个问题,当然感觉很好。但是还读了其他的诗,感到是好,可是风格总像一个人

山东◇杞楓(2521527197)21:12:19

就诗的表现形式来分析这首诗歌,语句的表现缺乏意境的延深,而使这首诗感觉上去不够成熟,透出涩的味道

山东◇秋白(377920892)21:13:34

感觉还是大漠老师的解读更精彩!是我看到了当初没看到的东西。

河北◇月影(1329612871)21:14:26

王蕾,原名王海东,男,67年生,大专文化。原籍河南省商丘,现暂居浙江余姚。






[在一位朋友的空间浏览,遇到这样一篇帖子,虽然不是十分的出彩,但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特意转来供各位参考,希望各位能学习到一点。

另外说明一点,由于是复制过来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意料不到的缺憾,就是版面不够清晰读起来非常吃力,各位多担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5 02:37 |只看该作者
想帮你调整一下的,发现手机党复制不完。算了吧,明晨用本子试试。这颜色让人眼睛痛。。。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5 10:22 |只看该作者
调整了半天。网络不给力。晕乎乎。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5 10:22 |只看该作者
沧浪,你来看看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5 10:22 |只看该作者
公告版,下面的推荐栏。一个“自动排版工具”,你以及发这类帖子,就用它过滤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15 23:00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6-10-15 10:22
公告版,下面的推荐栏。一个“自动排版工具”,你以及发这类帖子,就用它过滤一下。。

谢谢鼎力排版,以后碰到这类情况我就照你说的办,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16 06:13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 发表于 2016-10-15 23:00
谢谢鼎力排版,以后碰到这类情况我就照你说的办,辛苦

没关系啦。如果不是网络不给力,我也没那么辛苦的。沧浪,早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8 00: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王蕾,中诗网的老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18 20:34 |只看该作者
历史题材的诗歌难写,而要通过几行文字展现一个古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则更难。蜗行的朋友王蕾却敢于向这个难题挑战,他的诗歌《商丘》正是这种挑战的较为成功的作品。
========
我倒是看过好些人写历史题材的。只要熟悉了某地、某段历史,只要诗歌有一定的功底,这本身并不是难事。怎么诗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艺男女的无病呻吟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8 20:35 |只看该作者
沧浪转这个,倒是蛮有意思。能够通过诗歌,了解一段、某地的历史,也能通过历史,读懂一首诗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0-18 20:46 |只看该作者
2.第一句“从那土丘上的商朝出发”,我认为此处用商朝不太合适,从商丘的起源来看,应该是古代的商国,而不是商朝,这一点,大家百度一下就明白了,不再赘述。
============
一个本土本乡的商丘作者对是否商朝,还是商国都搞不清楚,还敢大胆泼墨抒写历史题材的诗歌,也够奇葩的了。若是百度就能解决的,更加说明,此处是这首诗的败笔和硬伤~!~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0-18 22:55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16-10-18 20:34
历史题材的诗歌难写,而要通过几行文字展现一个古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则更难。蜗行的朋友王蕾却敢于向这个 ...

所以说,只有风花雪月的诗歌是不完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0-18 22:57 |只看该作者
闲窗梦 发表于 2016-10-18 00:57
王蕾,中诗网的老朋友

这个王蕾我没有接触,你有空把他请过来一起交流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0-18 22:58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16-10-18 20:46
2.第一句“从那土丘上的商朝出发”,我认为此处用商朝不太合适,从商丘的起源来看,应该是古代的商国,而 ...

小蝶读得很用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0-19 07:23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 发表于 2016-10-18 22:55
所以说,只有风花雪月的诗歌是不完整的~~

我其实有点点反感太多风花雪月的。我认为生活离不开风花雪月,但它绝不应该占据主流市场。而诗歌真正应该包罗万象,并以反应百姓精神面貌和情感需求为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0-19 07:24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 发表于 2016-10-18 22:58
小蝶读得很用心~~

嗯嗯嗯。写不好诗,也读不好诗,就用心用情专一,这么一个优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0-19 16:54 |只看该作者
沧浪,有个事,想拜托你呢。我正要给窗子做个文集。你可以帮忙简单写导语部分吗?毕竟你们相处那么久了,你更了解他的诗风走笔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0-19 16:55 |只看该作者
要求不高,三五百字就行~你也可以自行斟酌,增加或减少~~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10-19 21:5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0-19 16:55
要求不高,三五百字就行~你也可以自行斟酌,增加或减少~~

任务好艰巨且光荣哎~~~正好借此机会拍拍这个小鲜肉的屁屁~~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10-23 18:29 |只看该作者
江苏◇大漠孤烟(306625830)20:51:24

以“割下一片月色做长袍”起篇,我认为更有破空之势
——
这个意见纯属自以为是,坚决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10-23 18:33 |只看该作者
由于这些地名的介入,使第一小节的前半部分显得太实,淡化了诗歌的意境,显得较为干瘪。如果能再虚化一些,或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试着改了一下,不知这样是否更恰当一些。
——
这个分析有点想当然,别人以一个人物来贯穿写一座城市的历史,不让人选取地名简直太没有道理了。仔细读了一遍又一遍,改得啥韵味都没有了,真无聊。。。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0-23 18: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16-10-23 18:38 编辑

显然主体与主体所支配的行为是搭配不恰当的,当属病句范畴。可以改成“夜风,拂过他黑铁塔的脸色/在哀叹中,他/朝汴京、朝黎明行去”。这样,在气韵上就通畅了。
——
这人估计是个小学语文老师。。。诗歌里找病句,真能想得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0-23 18:42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觉得这些评论者,不是真正懂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0-24 22:34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16-10-23 18:42
看完了。觉得这些评论者,不是真正懂诗的。。。

所以他们无论怎么邀请我~~我都坚决不去他们的论坛~~免得降低自己的棋艺~~虽然在诗歌方面自己还处在臭棋篓子的级别~~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0-24 22:35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16-10-23 18:42
看完了。觉得这些评论者,不是真正懂诗的。。。

你读的真的很用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