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读到风小娘的《雨打落的花》,忽而有所感念,打算写点什么。这妞触感纤敏,视角独特,心思细腻,素来让我惊艳。
她说:雨打落的花匍匐在马路旁是一种惊艳,因为它的姿态是被强迫的,不像风吹落的花翩若轻鸿,也不像老死的花落时那般潇洒解脱。她又说:能想象它被雨打落时的那种顽固与不屈。故它掉落的姿势是花蕊朝下的,似乎是想贴着地面做最后的亲吻——同它的母亲大地告别。
而在描写的语句里,她也不吝于赞美:之所以见它惊艳,是因为它那粉嫩的娇躯被车轮碾过之后所存下的印记,像少女臂上的朱砂,深深隽刻在那里。且比朱砂更美,犹如一朵梅花的烙印,顿地突现在你眼前 ,这种感觉教人炫目,也教人爱怜。想伸出手去触摸,又赶紧缩回来。这美,还是不要去碰触的好,否则就扰乱了它的庄严肃穆,以及纤丽。
脑补画面:善感的女子、孤傲的落花,彼此的读懂,让人心都醉了。这不是黛玉葬花的场面,却比黛玉葬花,更让人震撼并沉思。黛玉是悲悯者,她施恩于落花,缘于她拿落花自比,哀婉孤零无依。而风小娘是欣赏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情怀,认可任何一种姿态。被打落的花,按理,这是悲剧的象征。然而,我们该同情吗?增加悲剧气氛而已,不如换个角度,欣赏。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态度?人生得一知己者,含笑九泉,足矣。
忽而想起那位病到憔悴,不肯让皇帝揭开帘子的妃子,她是多么聪慧的女子啊!世间俗物何其多,那些视觉动物们,能记住花开时的繁华,谁能懂得欣赏花落的惨烈和绝美?既是如此,不见也罢。设若见了,徒增烦恼,却又何苦来哉?
此时,此刻,望向窗外,心情格外平静。目光所及之处,是我居住了两年,都开不了花的木芙蓉。它的花骨朵已经落了一大半,很显然,今年又会无功而返。曾经我是哀怨的,并极力移开视线,也把笔触绕行很远。对我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败笔,是我发掘美好的最大障碍。木芙蓉不开花,还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先生说,估计是修建时,地下积了太多有毒物,才会累及它们,也可能是营养不良,滋养不了花卉的绽放。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