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站少女 于 2016-10-24 17:44 编辑
请君入瓮说笑笑有不吃晚餐的习惯,这经不起考究。首先,过午不食一般是修行者的生活习惯,出世之人的行为,例如在寺庙里修行的僧尼,很多就是过午不食,但是有前提的,即早餐吃得晚,大约上午九点到十点才吃早餐,下午三点左右才吃午餐,所以就不吃晚餐了,接下来打坐冥想,修身养性。终南山的隐士们也有过午不食的习惯,但作为入世之人的笑笑,不吃晚餐一说很可能是空穴来风,试问一个在台湾花莲上着班的女人,工作了一天,心力交瘁,回到家后不吃晚餐,体力如何保证?身体绝对吃不消啊!再说了,就算笑笑不吃,诺哥还得吃啊,总不能饿着孩子啊,长身体的年纪,不吃晚餐怎么行?是吧是吧。
请君入瓮说中国的精神文化大部分脱胎于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大部分剑指晚餐文化,对此我也有异议。俗话说得好,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饮食文化大部分剑指的不是晚餐文化,而是午餐文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里红白喜事酒宴,都订在午餐,午餐才是正餐,作为正餐的午餐,自然就是饮食文化的代表,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也就有了湘菜、川菜、粤菜等各大菜肴系列,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个综合型的文化系列,绝不是请君入瓮说的仅晚餐就可以包揽的,这是断章取义的思维逻辑!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在南方的广东,流行吃早茶,广东人所讲的叹早茶,其实指的是到茶楼饮茶,不单单是饮茶,更重要的是吃茶点,这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是广东饮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广东本土文化涵养出的特色产物。你想想,悠悠然地带份报纸到茶楼饮茶,和朋友们聊聊天儿,再吃一两件精致美味的点心,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这绝对是一种美妙的生活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