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游戏专用晴儿 于 2016-9-27 09:36 编辑
1
今早,看了一篇新锐作者沈善书写的文章《聊天别老问“在吗?”多学学这5种聊天方式》。
文章阐述着写作者的观点:“在吗?”这词,整就一套路,说不到重点,耽搁时间,影响沟通,是最没有温度的开场白,简直就是冰冰冷冷,距离遥遥,致人于千里之外呐!
一通篇的洋洋洒洒地下来,给我的感觉就像后面某个ID评论一样:“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新的问法呢?然并卵。”
呵呵!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不敢苟同。
2
QQ空间“开心农场”盛行那年,从不网游的我,对此款游戏兴趣倍涨,简直就是走火入魔,有菜必收,逢菜必偷,夜半三更还要设闹钟起来收菜。
“天涯”就是在某个“月黑偷菜夜”认识的一个福清籍网友,当时他在爱尔兰。自己乌漆抹黑偷盗的干活,还以为人家跟自己一路货色行径。在同一个“开心农场交流群”里狭路相逢就聊开了,才知道他人在异域他乡,中国和爱尔兰的时差是8小时,人家是在大白天光明正大地打劫呢。
因是同龄人的缘故,话特别投机。他聊异乡的所见所闻,我津津乐道我的孩子。工作、生活无所不聊,两人毫无违和感,交谈甚欢。以至于后来渐渐形成一种习惯,每个礼拜天的早上,他去健身房,午饭后,他就坐在电脑前,那时,我这边是晚上时间。
谁先坐在了电脑前,总会发一条信息,简单一个字一个符号:“在?”而后,边在线等,边浏览网页,直到后来的那个人回复:“来了!”于是,就启动喋喋不休的开聊模式。
这种聊天方式一直延续到两年后他回国,开始奔忙自己的新生活,没有了时间闲聊,方已告终。
3
8年前,达人文学社兴起,我们组建了“雅苑文学社”,后来达人下线,中坚人员不离不弃,一直在一起。
从开始的QQ群,后来转到微信群。我们这伙再熟络不过的文人骚客,文绉绉的聊天方式早已经不再维系彼此的感情纽带。
群里的基本是姐姐兄长级别,从一开始,我就烙下了“丫头”的称号。每次,他们都要呼我一下“死丫头在吗?”“臭丫头粗来!”
我呢?有事没事也要吼一嗓子:“死xx,臭哥哥,在不?”
在不?在吗?在不在?山谷回音,凑巧都在。好了,碰上就掐,掐了就算,掐死就忘,相忘江湖。掐掐更健康,掐掐不息,绵绵无绝期——
4
去年,失散了20多年的小学同学,聚在了一起,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组织。
有个同学,记忆里是那种因为三八线,有过节,吵吵闹闹,不言苟笑,沾不得便宜,不敢近乎,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让人心里阴影面积丝毫不减的主儿。
和他聊起来的时候,才知道,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历练,足够丰富了一个人的学识。
这是一个面冷心热的家伙,他可以毫无保留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灌输给你,耐心细心解惑你的求教,有些时候,也会孩子气地聊生活琐事,说到高兴处,也会龇牙咧嘴。
网上总说同窗之谊是一辈子情缘,老同学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可是,久不联系,断链子N多年,总觉得自己和他中间横着一层岁月的隔膜。
于是乎,有事请教,怕打扰到人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给对方发送信息:“在吗?”
“不在!”
“不在还能发声?”
“你就不能直说重点吗?”
他明显也是像沈善书之流,喜欢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说事的。但对我来说,他肯教你那么多东西,很让人动容,心存感激。
5
他认同作者的观点,说:“你那些能够无忧无虑的交流‘在吗?来了,粗来,在不?’所谓的无关痛痒的类似于问候的语言,放在工作上说可不适当,并且也很容易误事,每次看到‘在吗’两个字,就没了下文,让人如鲠在喉,非常难受。
如果有要紧的事,我觉得应该直接说,方便他人及时回复,否则我默认这样只是客套的话,无关紧要,自然可回也可不回,万一有重要的事就耽误了。
所以,有事直奔主题,问‘在吗’多此一举。”
好吧!我承认立场不同,他说的也极有道理。
6
看来,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区区“在不”折射工作的状态和生活的态度。可以有多种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之愚见:最温暖的聊天不关乎细节,是可以随时讨教解决问题,长于知识,开阔眼界;是偷了浮生半日闲,有人陪着你有一搭没一搭的瞎扯,吟哦了时光,醉了流年。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和你投缘的人有聊。
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