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熙儿 于 2016-7-28 21:31 编辑
小时候,总盼着长大,盼着过年,盼着穿新衣服,盼着吃好吃的,盼着在大些能为父母撑起什么,盼着长大后可以独立做想做的事情。
时过境迁,也许没变的什么都没变,而我,长大了。看着女儿每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叽叽喳喳的,幸福坏了,我就又想回到童年了。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很多....
现在,每天懒羊羊的样子,怎么也看不出俺小时候可是长跑运动员呢,每年春季运动会,大约五一前后,都是运动健儿们大显身手的时候。铅球,跳高,主跑。每次运动会一个月前,放学后都要练跑,练跑的头几天腿被拉得生疼,再过几天就显得轻松的多了。
紧锣密鼓,各小学集中中心校比赛的日子就要到了!白色界线跑道,体育老师赛前叮嘱我们鸣枪抢跑,先跑出一步就占了先机。那时候的日子虽清苦些,也是被爸爸捧在手心里。赛场周边各类小吃,可以倚仗时节让爸爸给买各种好吃的。眼里的爸爸很帅,能歌善舞也善跑,每次“运动会”爸爸都会去给我助威,学生组完赛后,会有各校成人组参加,爸爸每次都会取得好成绩。
那长长的跑道,一跑就是六七年,一条毛巾,一个本子,一块香皂都是胜利的象征。预赛,决赛棋逢对手间更是较着劲呢!
不过现在想起来是不行了,腿都软。有时候,我就怀疑,这还是那时候的我么。
前几天带孩子们做游戏,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老师谈起来,越谈也有了兴致。现在,很少见孩子们玩跳皮筋。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吃过饭后,就急匆匆往学校反,怕晚了排不上号,中午的课间时间比较长,可以多玩一会。
皮筋儿,记忆力是用废旧的车胎带剪成的,两个人撑筋儿,几个人跳,是要分伙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石头剪子布,分伙要人,俺那时候还是被争夺的领军人物呢!“六股筋儿”“掏筋儿”还有好多变着样的玩法。有的时候要撑得很高,跳的很高。只是,岁月抹去了很多熟悉的玩法和名字。
空间里会看到80后的一些图片,毽子,跳格(九格,十二格),跑大圈,打口袋,这些就像你记忆里的一些老物件,虽然不常打开,但在你心里永远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