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于思考
——西方哲学概论报告
王工
在微信朋友圈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每天都会转发很多他们觉得有趣或者他们希望分享给大家的内容,这些内容里,有的是多年以前“比尔盖茨说”、后来成了“乔布斯说”、如今改头换面成了“马云说”的“成功学名言”;有的是经久不衰的心灵鸡汤,什么毛毛虫过河、竹子三年只扎根不长个……有的是稍有常识就能辨别的谣言,比如肯德基发明了一排翅膀的转基因鸡、女孩交友不慎丢了两个肾……还有一类中年男人的最爱,比如某小学校长痛斥日本发出“爱国最强音”,毛主席的十大神迹,中国解放军战斗力世界第一……我原来以为这类人只是曾经接触网络少,所以他们看到原来在qq空间被“不转不是中国人”很多年的内容仍然觉得很新鲜。后来我又觉得这类人是傻,因为即使你之前从未接触网络,也能看出“十大神迹”“买一件日本商品就是给日本捐一颗子弹”之类的言论存在逻辑漏洞。后来在一堂西方哲学概论课上,娄老师叫我们要多思考,只有多思考才不会被限制思想。我才意识到这类人不是傻,而是懒,他们懒到对网上的言论根本不进行任何思考,他们懒到只转发别人写的东西而从来不说说自己的感想。我很庆幸我一直都在思考。
原来看过一个论调,说哲学是宗教与科学之间的过渡。当时我还是一个根正苗红以为马克思唯物主义是绝对正确的好少年,我觉得这个论调说的很好,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宗教完全都是假的、糊弄人的,而科学则是解释一切的手段与途径,它们俩如同感性和理性一样是两种极端。而哲学嘛,有时候糊弄人,有时候又挺有道理,甚至有一些哲学理论适用于解释世间万物的规律——虽然没有一个科学的手段证明或者列出公式,但这不是哲学家该做的吗?因此这个论调一直被我长期用于定义和解释哲学是什么。
随着阅历的增加以及日益增长的对唯物主义的抵触心理,我发现这个论调有点太“马克思”了,它把宗教和科学完全对立,而哲学则像一条狗一样在两者中间折返跑。宗教、科学、哲学都是人类试图解释世界的手段,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很多科学家比如牛顿,越研究心里越没谱,觉得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这些科学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唯物主义对其批判一番说他们老糊涂了,然后觉得这就是这些科学家最后归顺上帝的原因,因为我们没有达到他们的高度,就看不到他们看到的世界。
换个角度来讲,古代人们的科技水平有限,许多当时广为流传的理论现在看来如同笑话一般,比如古希腊不同流派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水、火、空气或者原子组成。现代人说他们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却违背了科学。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初的他们跟如今那些研究宇宙、时间、粒子的科学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谁又能保证未来的人们不会嘲笑现在我们的研究成果呢?
记得老师在一节课上讲,现在的网络上都是些没有营养的争吵,对立双方对给对方扣帽子乐此不疲。从网络上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美分”与“五毛”的争论中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嫌国家不好你可以移民啊,美国爹会要你吗?”这句话,基本每一场争论都会出现,“五毛”说这句话时确实思考了,可是没有逻辑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讨论问题不应该带着这种撒泼无赖的思维。同理,有一些“美分”看到任何新闻都能从中分析出“西方式民主”的伟大,然后用来抨击当前我们社会的不足,这同样显得矫枉过正,不符合逻辑。我觉得思考的本质是逻辑。
从西方哲学概论这节课中我不仅学到了哲学知识,以前的一些困惑也通过老师的“题外话”解决了。老师让我们上课发短信提问的方式非常好,让一些不敢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在课堂上一样能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可能是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没法实现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够保持本我,为南航这个工科学校带来更多人文气息,让同学们能够独立的思考,不为各种舆论所影响自己,也希望老师不再被“志愿者”们投诉。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