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重庆,磁器口,阴,有雾。
一夜卧铺的颤抖颠簸,终于在晨曦中结束。离开长沙时的阵雨,延续到半夜。车窗上的雨丝,如同抽象画派的作品,在瞬间闪过的灯光中,忽明忽暗。早上七点后,车厢里开始喧闹起来,最热门的恐怕要数厕所排队了。简单的洗漱后,开始简单的早餐,面包则是主食。
这段铁路非常艰险,远近青山连绵不绝,山洞一个接着一个,有些山洞竟然过了十来分钟。这让我想起,当年都是铁道兵部队担任修建铁路的工作,而每处开凿山洞,都会有人牺牲。我们这些后来人,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修建铁路而牺牲、奉献的老兵们。
列车基本正点到达重庆北站。几乎是一出车站,我们又被黄牛盯上。无论怎么说,那位大婶都要跟随我们三人,喋喋不休地推销着她万能的服务。我们仍是不理睬,随便她跟随,可是她却非要主动找话说,见我们问路,便横插过来,尽管她是在勤奋地做着自己“扫马路”的生意,但我们仍然有种被骚扰的感觉。
好不容易摆脱了黄牛,登上了去解放碑的105路公交车。预定的酒店位于解放碑新华路。原本也可以乘坐轨交,但又不想换乘,便从始发站乘了公交车。透过车窗,一路观景,重庆真是名符其实的山城,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平地。无论是地面道路还是高架桥,皆是起伏不已。重庆的高楼大厦非常多,而且多半都是依山傍水建造。轨交在高架或楼宇间穿越,不时传来沉重的声响。突然发现,重庆的轻轨车厢与上海的也不同,车厢的下部似乎将轨道包裹住呢。
道路的坡度非常之大,让我感叹重庆开手动挡车的驾驶员那娴熟的上坡起步驾技。几乎每辆车,在上下坡道时,都稳稳地停止或起步,没有溜坡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道路,对于自动挡的车辆来说,要占许多便宜,而那些手动挡的车辆,全凭高超的刹车与油门快速交替切换操作的技巧才能做到。
周五的上午,交通显得十分拥堵,这给驾驶员开车带来极大的难度。公交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新华路。这期间,公交车不知上下了多少坡,最后我们还是在一个上坡处下了车。在领教了山城的路况后,我们几经问路,才找到预定的酒店。
酒店位于长城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楼时,恐高的我顿时有些眩晕。登记入住后,我们同样洗澡换衣,洗去长沙一天与火车一夜的汗味,换上清洁干净的衣服。时近中午,按照行程计划,应该去磁器口用午餐。
磁器口,是闻名重庆的古镇。这在临行前的旅游攻略中,早已熟知。同时磁器口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很多有关抗战题材或描写解放前夕重庆的电视剧中。我们从小什字站乘坐地铁1号线,每人花五元钱车票,历时一个小时, 到达磁器口站。
因为计划安排中,我们下午将前往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和红岩广场,而磁器口与这些地方恰好是同一方向,且磁器口又有古镇美食街,攻略上介绍的古镇三宝毛血旺、软烩千张和古镇鸡杂在召唤着我们。
磁器口的地铁站内,重庆方言及其注解艺术性地装饰着墙壁,让我们这些外乡人看后捧腹大笑。特别是那句“方脑壳”,其注解是“脑筋不转弯”,于是自嘲也是属于“方脑壳”一类,还特地与“方脑壳”合影留念。女儿则要了一个“千翻儿”与之拍照,此为“小孩儿调皮”之意。
出了地铁站,迎面便是一群摆摊的小贩,叫卖“锅巴洋芋”和臭豆腐之类。由于好奇于那名称,故而来到“锅巴洋芋”摊前。原来这小吃也是重庆的名吃,后来才知道到处都有。洋芋,实乃土豆,在油锅里烤至结壳,谓之“锅巴”。花了六元钱,要了一份先品尝一下,只见摊主拣了些熟透的土豆,三下五除二,用工具在锅里切成小块,撒上青红各色调料,装进一次性纸杯后,递给我。
味道确实不错,香辣无比,口感特棒。我们争相品尝,看来这一路走来,都少不了与辣相伴了。没一会儿,美味告罄,女儿不舍地将纸杯扔进垃圾箱,那意思还想再来一份。可是,后面是不是还有其它美味小吃在等待着我们呢,也未可知,只好暂时告别“锅巴洋芋”,向着磁器口街区走去。
果然,在近磁器口牌坊下,一个豆花担子,又把我们吸引住。看见那自磨的豆花,非常诱人,便花五元钱,买了小一碗。淡黄色的豆花,加入调料,十分可口。尽管每个城市都有豆花,但这毕竟是重庆的豆花。而且那摊主的担子上还明文写着:“买豆浆者,60岁以上只要2元;70岁以上免费。”无论摊主出于何等考虑,毕竟这是一种回馈社会的尊老举动。我们应该支持这样摊主的生意。
一个向下的坡度,使磁器口老街尽收眼底。街旁商家林立,店铺如云,店家打着各种招牌,推销着自己的品牌。酒家饭庄居多,其次便是特产美味,一时间我们竟不知选择哪家饭店就餐。由于攻略上说过“茂庄古镇鸡杂”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一路寻找这一店铺,直至走到尽头,问遍路人,竟然也没找到这家“茂庄”。
狭窄的小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巷内的生意,与所有古镇类似。我们注重的是重庆小吃,于是专拣“吃货”集中地段往里挤。看见那一串串用竹签子穿起来的小吃,既非麻辣烫,又非烧烤,却是卤味品,于是选择了几串不同的东西,其中一串便是我们寻找的“软烩千张”。味道不错,但口味太重,咸得最后难以进嘴,但麻辣味道很特别,吃起来很有重庆特色。
磁器口很多卖自制酸奶的小店,那种奶瓶里雪白的重庆老酸奶,看起来非常诱人。虽然酸奶到处都有,女儿却禁不住“手工”二字的想象,觉得这样制作的酸奶一定很特别。酸奶装在酷似过去牛奶瓶的玻璃瓶里,插上吸管,便能吸出。我特地尝了下,原来与普通的酸奶也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在磁器口的氛围内,吃起来入乡随俗些吧。
既然找不着“茂庄”,那就随便找一家餐饮店铺吧。一家名叫“黑豆花”的饭店内,食客云集,凭着经验,人多意味着物美价廉。于是在临窗处落座,打开菜单点菜。问了老板,为什么是“黑豆花”?答曰:“店里凡豆花、豆腐、豆干、豆皮,都是黑豆制作的。”既然尝过了软烩千张,那么就少不了点毛血旺和古镇鸡杂了,看看别人餐桌上每一道菜的份量都不少,所以除了这两样,再来一道蒜蓉空心菜即可。
等菜之时,突然担心那两道麻辣大餐一定吃不完,商量着是不是退掉毛血旺,但掌柜说菜已下锅,不好再退了,想想也是,多就多吧,好歹来了磁器口,把个“古镇三宝”尝漏一样,岂不遗憾。好在时间充裕,可以慢慢品尝享用。
一锅红色基调的鸡杂终于上桌,锅下点着火,锅内泡椒红通通圆溜溜,热气、辣气加香气,禁不住口水、汗水直流。开吃前,少不了要拍下来,日后还有个念想。这又是重口味哦,不但麻辣,而且忒咸,貌似这重庆人,都不怕肾脏负担过重。鸡杂混迹于麻辣汤汁里,应该说还算美味。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泡椒,吃起来却咸甚于辣。
当一盆毛血旺端上来时,正在吃兴头上的我们,竟然忘记了拍照,要不是女儿想起,拿手机拍了下来,真可惜了这道磁器口的名菜啊。好在各地的毛血旺大同小异,都是那么红,都是一盆汤水里捞着猪血,底下作衬托的豆芽粉丝,要比血块多。我在很多地方都吃过这道菜,讲究的里面还会放些鳝丝、腊味,但这家的毛血旺里,除了衬底的菜外,只有一些午餐肉片片。
但毕竟,我们是在重庆磁器口古镇品尝“古镇三宝”,过了这村可没那店了。其实,菜肴的味道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坐在磁器口吃这儿的特色菜。大凡旅游者,都会注重“体验”二字,或许这才是古镇长久兴旺不衰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