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6-4-26 08:02 编辑
大师谢幕谁继清音 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谢世了,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就此驾鹤西行再也不回。
唏嘘之余,唯有叹息:这是一个大师谢幕的时代,望着大师们先后离去的身影,叹息生命法则面前那种铁律的平等。 说实话,我对京剧谈不上喜欢,当然也谈不上不喜欢。
作为一个有幸经历了“现代革命样板戏”时代的我,印象之中,最难抹去的是那翻来覆去的八个样板戏留给我的“刻骨铭心”。记得我曾经正儿八经的和朋友们谈论过,造就了这八个样板戏的“旗手”,我笑曰:她也是大师。
当然,是不是大师,是不可以戏虐和玩笑的,那另外一说。
很多年前,我读过旅德学者虎头先生的一本挺有趣的书,名字就很扎眼《瞧,大师们的小样》,虎头先生洒洒洋洋的把一些大师们那些滑稽的事情,可笑的事情,严肃的事情,一一兜了出来,从马丁.路德,到歌德,从席勒到海涅,从康德到尼采,从爱因斯坦到巴赫,算是把大师们通杀了一回。
对梅葆玖先生的离去,自然感到惋惜,却又不能不直面规律。但是,又充满悲戚的再想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世界大师们先后离去,还会造就新的大师吗?说实话,在这个刻薄尖酸处处充满挑剔和宽容的时代,想成为大师估计是难于上青天了。
有人昨晚问我:大师去了,京剧还能活多久?
这问题未免过于悲观,作为一种国粹且传统的艺术门类,它从来也不该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带来整体的灭顶之灾,否则还怎么配的上“国粹”之说?
当然,你不能用流行音乐的态度去要求京剧艺术。你可以随便哼哼一首流行歌,但你绝对不可能就把京剧唱的炉火纯青。从历史的辉煌上看,京剧所携带的历史沉积,一定是流行音乐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面对京剧艺术,我们却无法不认同一个在我看来尴尬的现象,我们的京剧艺术在创新上,除了旗手造就的八个样板戏,还真就寥寥无几了。所以,有人叹息:京剧国粹只是在固守着传统,而失去了创新。
在一个文化速食的年代,没有创新,就可能是萎缩乃至消亡,这并非危言耸听。
不管你是否承认,现如今京剧艺术在受众性上,不是宽泛而是狭窄的现实。
这里并非想指责京剧艺术工作者缺乏创新,而是这个行业在门类众多的艺术面前,确实是露怯了。翻来覆去多少年,几十出传统戏,而能把传统戏唱的炉火纯青的艺术家和大师们,更是愈发孤单。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不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举世公认京剧是国粹,一方面它在固守国粹的路上,除了传统而缺乏创新。
我并非怀念“江旗手”,但是,那八出现代样板戏,确实有值得回味很让人难忘的地方。
我们不能总是在大师们离去之后,惋叹一个艺术种类的危机。
京剧并不会因为太多人听不懂而失去它该有的市场和价值,但是,这是一个危机的潜伏。作为一个有差不多三百年的艺术形式,在传承过程中经历变革,融合,改造,创新,低谷,再生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一方面沾沾自喜的举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招牌,一方面应者寥寥,如果我们只是在大师们离去的时候,才恍然想起我们有这样一道文化大餐,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梅葆玖先生一路走好!
大师西去,谁继清音?! 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