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株断草 于 2022-5-27 11:26 编辑
美之化身 愁之女神 (2)
二、关于她的愁
1、宋室飘摇、朝廷欲坠、颠沛流离的思乡之愁
上天给予了她的幸福与才华之后,便把痛苦一并塞给了她。正当人们陶醉在一片太平盛世繁荣之时,不料金人一脚踹开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宇之门,顺便还牵走了徽、钦二帝,北宋民族从此迈上了最屈辱的一步。一路南逃的艰辛,北宋朝廷的末日,金人的南侵,动荡的社会,为李清照思想的形成,词意的开拓,搭建了一个最好不过的平台。
时代的呼唤,人格的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与磨难结缘也许不是坏事,它激发了词人的创作激情,给了词人一种别样的生活积淀,至使文学词史中,才拥有了一位“愁”的女神。
1130年难逃的路上,皇帝遣散百官。李清照眼望着龙旗龙舟消失殆尽,面对苍茫大海悲从心来,只好流离辗转于江南,寄住建康(南京)临安一带。“飘零异地,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难,西风留就寒”
望归鸿而思故里,见碧云而起乡愁。在雁断声残雪落烟生的凄清氛围中,分明看到了词人人亦憔悴,心亦凄凉。在他看来,春天再美,但春意难见,唯见寒日萧萧上锁窗,秋已尽,日犹长。仲喧怀远更凄凉。想想看,此时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秋来日长的凄清,都寄情于这着景物之中了。
在类似的思乡词中,她的《临江仙》更为脍炙人口。“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是写于胡马饮河,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在这流离失所,岁月蹉跎的悲吟声中,不仅吟出了个人的哀情,也道出了成千上万渴望恢复中原人的心声。
词人无限感喟,痛不欲生,难怪词人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满腹愁肠,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这酒如何浇得灭词人盼望国泰平安,思念家乡的情愁;这刀如何斩断词人萦绕心头的哀愁?只恐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这许多愁啊。谁来收拾这破碎的山河?谁能理解词人内心的悲怆?想象当时,饱尝了战乱离乡漂泊之情景,难道有谁会不犯愁呢?
2、痛失亲人,知音难觅,晚年孑然的孤寂之愁
如果说逃亡这是上天给词人安排好了的,那么更大的厄运之手,又无情地扼住了词人丈夫的喉咙,流亡中赵明成没能陪妻子走到底,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撒手人寰。夫妻两人视为生命的研究成果《金石录》也丢失殆尽,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词人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词人头顶上的这片灰蒙蒙的天给了他们那么多绝望的酸辛!陷入绝境的词人怎么办?怎么办?
于是词人只能独自一个人靠着咀嚼往事而自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无奈今天这两处竟变成了一处,残酷的现实连思念生人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想当年,离愁充其量不过是生怕离怀别苦,终日凝眸,凝眸处,今日又添一段新愁。可如今岂只是一段新愁?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也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枕簟泪痕滋,天生凉意,孤居嫠妇,悲从心生,泪水洒枕簟,流泪到天明。此夕夜如何其?谁人能解?三个“旧”字反反复复,声声悲咽。这极寻常的口语,惟有身历沧桑之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悲苦,我们仿佛听到词人的长长的叹息。
女人需要男人的爱怜,尤其是身处困境之女人,感情丰富之女人。李清照也不例外。他在寻觅,寻觅的结果是感情再次遭到打击,与第二任另有企图的丈夫张汝舟毅然分手。无疑又制造了一个悲剧,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高知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最高端,她看到的太多,想到的太深,追求的境界太高,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哀婉凄厉的寻觅,这冷冷清清的结果,怎能不让词人感到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就足够了,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的绝望的呐喊。
话又说回来,家愁、情愁、国愁集于一身的李清照,毕竟是个弱女子,也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了。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然而在清照面前,是那么不足为道。我以为只有她和她的词可以永远闪耀于历史的星空之上。只有她才是千年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愁的女神!
相关链接:【草、笺】美之化身 愁之女神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