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这个地方
文/莫零
我认真研究过南通的民俗和历史,我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但我却成长于皖南山区的石台县。所以我印象中的南通是亲近又生疏的,整个少年时期,只回去过南通三四次,印象最深的是没完没了的转车,坐船,走路,感觉跟去了趟西天取经了似的,把全家人累得够呛。
我妈身子弱,一坐车就晕,那个时候,也没有动车,火车啥的,我们从石台回去,基本上是先坐汽车到安庆或者芜湖,然后再坐船到南通港,下了船还要转一趟班车才能到达外婆的镇子,然后再请两个二等车坐回外婆村里。二等车是江浙一带的特色,就是自行车,拉拉人和货,赚点零钱。
小时候回一趟南通,要兴奋好些天,因为同龄的小伙伴们鲜少会出这么远的门,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神秘感,我每次从南通回来,会被小伙伴们围观着表演评书一个月。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学一篇课文《南京长江大桥》,语文老师问有没有谁看过南京长江大桥?我把胳膊都快举到了天花板上面。下课后就被一群小伙伴们团团围住,那待遇快赶上明星见面会了,得意的我啊,那几天走路都是晕乎乎的。
长大以后,在南通生活了几年,对这个城市实在是爱不起来,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是喝着秋浦河的水长大的,所以当南通人自豪的称自己是江海大地时,我的鼻孔是仰面朝天的,还没秋浦河的水一半清呢,得瑟个啥?话虽如此说,我还是去恶补了一下南通的历史,以满足我一大把年纪还这么旺盛的好奇心。
南通的发迹是从张謇这里开始的。张謇是南通的恩人,因为这个人的出现,南通人民才过上了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这个稍后再表,先来追溯下南通的历史。
南通,位于苏中,长江三角洲北翼,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南通建城至今却只有一千多年历史。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来划分,南通大致分为北、南两部。
北南通历史悠久,就是今天的海安、如皋一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时期,名为海陵郡,好美的名字!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
南通的南部旧称通海地区。在唐代前尚是滩涂,后渐渐形成陆地,称为胡逗洲。意为蛮夷胡人登陆逗留的地方。唐僖宗时期,南部南通开始设立官府职位,并驻军。五代时期,姚氏家族统辖一方达数十年之久。直到宋代,才被官府收回管辖权。到了元代,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拼了命的扩大疆域,南通便设立为州,称为通州。
直至明初,通州尚只管辖海门一个县。海安,如皋等地尚不属于南通管辖范围。再到清兵入关,占领通州,至雍正时期,通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江苏布政使司,才将海安等地给纳入了南通的版图。但当时的政权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南通的百姓们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同时期的上海也是如此。清朝后期,海外贸易渐渐频繁,占尽地理优势的上海便繁荣起来,但仅有一江之隔的南通,由于交通不便,却并没沾到什么光。只有胆大敢闯的年轻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上海闯世界,成为富甲一方的乡绅。
张謇就是这个时代崛起的民族企业家。张謇[jiǎn],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生不逢时,在官场数十年并不得志,四十岁出头才考中了状元,据说这个状元还是慈禧钦点的人情,并不是他考中的。但这不代表他不是学霸,而是当时的科考制度太腐败,误人无数!他对这样的大清是发自内心的失望,可他空有一腔抱负,未能施展,只好踏实发展地方产业,成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还是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这一大串唬人的头衔足以证明张爷爷的牛逼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他虽然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但他思想开明,又敢于创新,在他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一心振兴纺织工业,大力发展教育,推广棉花种植,为南通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发展到今时今日,南通已经是一个经济发展飞速又稳定的地级城市,被称做“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的民俗和文化跟秦淮河一带的反差特别大,仅仅是语言就五花八门,听得你头晕眼花。南通北部历史悠久,方言与扬州,无锡等地比较贴近。混乱的是南通的南部,启东海门一带,方言竟有六七种之多,常常一条大路两旁的方言就各不相同,会出现鸡同鸭讲,但全程沟通全无障碍的情况。就拿我来举例子,我外婆家和奶奶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隔壁邻居家又是另一种全不相同的语言。罗富贵跟我回南通,经常能听到我一句话用三段不同的语言跟不同的人对话,他听的瞠目结舌,我说的却无比顺畅。不是我厉害,是这里的人们个个如此。因为南通人的祖先来自于五湖四海,有唐时流放来的罪犯,有元时驻扎的守军,有清时来经商的生意人,还有建国后迁徙来的常州一带居民……
南通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最有意思的是厕所。南通的厕所真是中华一绝,每个厕所都建在路边上,而且没有门,讲究点的人家是一个没有面板的太师椅,直接垛在粪池上。穷点的人家就是一条窄窄的木板凳,人坐上去必须使劲往前躬着,否则你一仰身子就掉进粪坑去了。外婆家就是这样的厕所,南通话叫茅司,这种厕所简直就是小孩子们的噩梦,小孩子腿短,坐到那窄窄的凳面上腿是悬空着的,常常有孩子掉进粪坑去,大人们便说:孩子要去什么茅司,随便地里一蹲就是了。可我和妹妹不习惯啊,每次上厕所都要拽上我妈陪着,紧紧抓住她的手才敢坐上去。
我不能理解的是厕所在路边上,为啥还没有门,女人上完厕所系裤子特别不方便,一眼望过去,啥也被看见了。后来查阅南通民俗文化,才知道这南通的茅司原来说起来颇有段辛酸的历史呢。原来南通是由滩涂形成的陆地,海水又苦又涩,土壤自然都是盐碱地,种不出什么庄稼。又不是山区,飞禽走兽出没,树木柴草不缺,哪来的积肥种庄稼呢?于是家家户户把厕所建在路边,希望过路的人们来给他们积肥。一则是南通不产树木,木料奇缺,做门窗费木料,二则没有门的厕所通风,没什么异味,让路过的人们知道我们欢迎你们来上厕所。至于为什么厕所里要放上那样的太师椅或者窄凳子,我却是不得而知了,难道是最初雏形的马桶?现在的南通,这样的厕所越来越少了,我爸知道我们不习惯没有门的厕所,特意做上了一个门,还被邻居们笑话了好一阵子。
南通的饮食也是以清淡为主,属淮场菜系。因为靠近东海,海鲜是很丰富的,也因为海鲜大多有海水的咸涩味儿,故烹饪时会偏清淡,既能保持食材的原味,又能健康营养。南通的主食以米为主,过年也会蒸很多馒头包子,多的吃不完了就晒成馒头干,可以吃到过夏。这种储存方式还挺科学的,馒头干用水一泡,蒸熟了口感很不错。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民俗文化已经渐渐消失了,南通人也变得越来越中庸,南通的川味饭店也越来越多了。我跟很多南通的年轻人们交谈,发现他们很多人不了解南通的历史和人文,张口闭口就关心工作好不好,赚钱多不多。虽然南通对外是号称全国教育先进市,可他们的填鸭洗脑似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们,却没有一颗张謇式的,热爱家乡的心!赤子之心难得啊!南通的文化传承将何去何从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