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咱是一头大胖猪 于 2015-8-24 11:32 编辑
昭示(原创)
光不能被储存,隔断光源,隔断处的光明就消失了,光明不能在没有发生源之外存在,光明是即时的物质,它不能与光源停止丝毫的联系。
正义不会凭空存在,也没有任何固定的人事物代表正义,正义是即时生发的,不断生发出正义的信念和行为才能使正义保持存在,一旦停止正义之举,正义的行为就结束了。
如同光一样,人的行为的定性有即时性,因为它们本身如同光一样附着于物质,又不同于普通的物质,没有固定不变的物质结构。道德标准与物质体的社会形态相结合,但道德不是物质,由于思想者的认知立场会发生属于个体的变化,它的本质是不稳定的,会在不同的条件下改变存在性质,或者不存在。
黑暗不需要发生源,只要环境中没有光源或者远离到光明无法到达的距离上,黑暗就能始终保持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创造出隔断光源的环境,黑暗就存在了。在一个没有道德认识的唯我唯利的圈子中,杀人、盗窃、没有人权、自由……等非道德约束的行为和存在标准就如同一个黑暗的环境,没有可视性,但却是存在的。否定光明的存在,即等于隔断光源。
隔离法律和道德的标准,那么就能够制造出人为的黑暗,小可以是独立的个体间的黑暗,也能够扩展到群体、社会、国家的黑暗,甚至能够延伸黑暗向更大的区域;例如不道德的世界战争行为,可以是杀戮的,例如希特勒挑起的世界大战,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中国民众的屠杀行为……也可以是金融的、宗教的……隔断光源就能够制造黑暗区域,使公众无法获得可见的数据。
如果说文学是发散的光,那是因为文者作为光源存在着不断向外界释放光能。由于光源来自于燃烧产生的火焰,那么文学者也就需要不断燃烧自身,通过内部思想不断地分裂组织合成出可见的思维形态——通过文字的表现形式使无形的思想成为有形的存在,因为文学问道的表现力,社会生活获得了更为明朗的认识。
如果有谁试图剥除具有可视性的文学表现形式,那么也能够制造出黑暗的文学。
黑暗文学的作用是遮蔽和掩饰,而不是文学本来的光明形态——昭示。人的国家和社会会被人为制造出黑暗期,那么也会导致与人文密切相关的文学置于黑暗当中。文学本身并不能产生光明,如果文学者们能从自身创造出光,并把光尽可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处在黑暗中的眼睛看清什么,那些在黑暗中睁大的眼睛也能反映出光亮来,我们的世界也许能够更明亮些……
2015年8月24日10点51分北大中文论坛/注册名:烈火的轻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