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8-8 13:29 编辑
毕节殇 凉山殇
1、
毕节,又是毕节。 毕节,同样的故事在继续。
我不太相信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十几个花季少年以如此不正常的方式离开这个他们尚未看清的世界。
先是201年5名儿童在寒冬里的垃圾箱里毙命,继而是一家4个留守儿童的“自杀”,如今又看到两个“留守孩子”的被杀。
表象上看,悲剧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都是偶然的事件。可是,太多的偶然之后,我们依稀感到一些必然的味道。
为何总是你?毕节?!!!
2、
悲剧如果一再发生,而且不能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清醒,这一定是更大的悲剧。从五个少年闷死在垃圾箱,到一家四个娃娃自杀,再到一对留守的小姐弟被杀,我们循着这样的悲剧线路,一路走过之后,是不是有透不过气的感觉?
就在几天前,我看到了凉山那个娃娃的作文,那个让人潸然泪下的作文,稚嫩的文字后面,我们看到的刺骨的现实,这是今天的中国一隅里的真实存在,这是万千中国梦里,最不堪的噩梦。
人畜混居,七年没洗过澡,不认识卫生纸……媒体把这些东西披露出来之后,所有看过的人,或许真的要问问这是为什么了。这个叫苦衣五木的孩子,一篇作文,告诉了我们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日子。
请记住,这是2015年,距离新中国建国已经66年过去,现实就摆在这里,我们依然有这样一个贫困的群体,看看他们的日子,我们是不是该自省问问些什么?
3、
千万不要再以国家太大,难免会有兼顾不到之类的借口来敷衍了,丢人现眼。
我不相信凉山那个地方没有组织,没有政府,所以,最想问的就是,那地方的组织,那地方的政府,那些标记着公仆标签的人们,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莫非哪里果真是一个阳光无法照进的死角?
是,这国家很大,问题很多,但这都不是贫穷落后的借口和理由。当我们看到毕节儿童接二连三的悲剧之后,当我们看到凉山孩子这篇让人落泪的作文之后,我们不该问一句:这都是谁之过,谁之责吗?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吧;妈妈病了......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把妈妈接回家…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叫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留下的泪水。”
这段悲惨到让人无法逐读的文字,会让我们感到什么?
让人扼腕的不仅仅是这个名叫苦依五木的孤苦女孩的命运,还有大凉山,这片美丽却又贫穷的大山里,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
阳光在哪里?温暖在哪里?和谐在哪里?中国梦在哪里?
4、
当一个国家可以满世界充当救世主的时候,它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当然会引人注目,可是,是不是该善待你的子民,善待那些未来和明天的孩子们?
这个问题或许过于刺耳,过于不和谐,可是,面对悲剧的时候,我们还能端着和谐的面孔,我自己都要抽自己一个嘴巴,我们需要如此虚伪吗?
我相信国家乃至各级政府,其实都在关注这样的悲剧事件,而扶贫的投入也未必能少,或许最该解决的是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而凉山腹地深处的毒品,艾滋病的泛滥,也是拖住这个地区滞后的原因之一。
但是,当我们绕不开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了凉山万千儿童的明天,是不是该有一个决绝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斗志呢?
据环球时报博报道,官方数据显示,国家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从 2011年的49亿上升至2013年的70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年的报告显示,当地在2007-2012年这5年来,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从数字上看,这是一个逐年递增的投入,可是结果如何呢?重金的投入,如果没有效果,这样的投入仅仅是满足宣传需要吗?
5、
毕节的悲剧,凉山失去双亲女孩的作文,是这个夏季里,让我们倍感压抑的新闻。不管你信不信,未来都该是这些孩子们的,可是他们却死在了花季,殇在了贫瘠,毒品,艾滋之中,我们在悲叹的时候,真的没有丝丝惋惜和痛惜吗?
每年都在递增上百亿的民生投入,却依然有如此悲惨的事情,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世界一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不奇怪,奇怪的是那些人为的雾霾深沉,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真的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
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对殇的悲剧,不知道还有多少勇气去告诉我们的孩子,未来那些美好的明天的愿景和故事。 2015年8月8日星期六
|